“良好的人居环境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体现。”在辽宁朝阳县的西部,坐落着一个别具风情的杨树湾镇。这里,四条主要道路绵延 25 公里,五条主要河流奔腾 39.8 公里,社会总面积 15.9 万亩。全镇由 6 个行政村、50 个村民组构成,2589 户人家聚居于此,总人口7391 人。
杨树湾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关于人居环境净化整治工作的安排部署,认真落实“四季战役”实施方案,积极探索创新,以坚定的决心和务实的举措,打出了极具特色的“1024”组合拳,全力以赴推动人居环境净化整治实现持续优化升级,为居民打造更加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
织牢责任落实一张网
杨树湾镇坚持在组织领导上发力,成立农村人居环境净化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落实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网格员包户、农户门前五包的四级网格化管理方式,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实现责任全覆盖。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制发督导考核细则,与各村村书记签订人居环境整治责任状,重新修订村规民约,细化村民门前五包责任要求,发放人居环境净化整治《倡议书》《一封信》共计8000余份,形成了责任明确、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
垃圾清仓见底零积存
全镇统一思想,坚决要在人居环境净化整治工作上打一场翻身仗,坚决杜绝将环境净化整治工作干成一阵风,浮在面子上。全镇6个村积存垃圾点位全面清仓起底,特别是重点排查清理远离公路干线,多年未治理的村屯沟叉,确保不放过一个死角,不留一个盲区。全镇共排查出积存垃圾点位188个,全部登记台账管理,明确包保责任人,清理整治完成期限。共出动机械398台次,集中清理35天,共清理积存垃圾1560吨,在徐家村新建垃圾中转站1处,在平房村建垃圾池1处,在河西村建垃圾池2处,围绕德立吉河及杨贾线建简易垃圾坑14处,铁皮围挡垃圾池9处,切实做到了全镇垃圾零积存,更让群众感受到了全面开展人居环境净化整治的决心。
二级清转队日清日结
积存垃圾清仓见底后,保证垃圾日产日清就成为了工作核心。为此,镇党委政府重新调整了镇集中清运队和各村保洁员的工作安排和管理模式,在全镇全部取消原有垃圾池,安排各村保洁员每日下午4时到第二天上午7时,入户上门收集生活垃圾,并运送到各村转运点位,做到垃圾白天不产生,每日收集不积存。提高镇集中清运队伍转运效率,由原来全镇一条线路扩展到河东-河西-平房线、徐家-报马线、梁东-报马线和西德立基河道线4条线路同时开展转运,与各村保洁员队伍做好衔接,每天上午10点前完成各线路转运工作,真正实现全镇垃圾不落地,日产日清日结。
四方宣传发力齐动员
全民参与是人居环境净化整治工作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为进一步提高群众对人居环境净化整治工作的知晓率、参与度,该镇组织党员干部队伍进村入户带头清捡垃圾,开展宣讲,安排网格员队伍以网格为单位开展日常提醒和环境监督,要求保洁员队伍按时段上门收集培养群众习惯,吸纳受益群众加入志愿者队伍现身说法等方式,多方面多角度动员群众主动参与到人居环境净化整治工作中来,推动群众按时段投放垃圾,依照五指分类法从源头减量,自行清理门前三堆,主动维护周边环境。截至目前,全镇6个村均实现垃圾定时收集,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已清理三堆点位328个,长深高速、101国道沿线五边三堆已全部清理完毕。如今的杨树湾镇,村民清洁卫生意识普遍提高,村容村貌明显提升,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未来,杨树湾镇将持续发力,不断巩固和拓展人居环境净化整治的成果,让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居民都能真切地感受到环境改善带来的幸福与美好。我们坚信,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居民的共同努力下,杨树湾镇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成为人们心之向往的美丽宜居小镇。(李文静 韩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