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滚动新闻

综合报道

“一融双高”擦亮党建品牌 “红色引擎”激活发展动力——记“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国际金融与贸易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

浏览:107062 次 发布时间:2024-05-24 09:35

在四川外国语大学,有这么一支充满战斗力的队伍,他们中不乏高层次海归青年人才,他们深入乡村振兴第一线,为茶农搭建产业振兴的通道;他们“俯下身子”做学生的好朋友,上好“红色金融第一课”,引领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他们就是该校国际金融与贸易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近日,教育部公布第四批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评审结果,该支部获批全国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近年来,该支部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院人才培养、学院专业建设、服务社会、国际化建设发展,创建了“ICFE”的教工支部党建品牌,打造了具备适应和引领现代化育人能力的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构建了运行高效的基层党建引领教育事业发展新格局。

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三级联动”探索课程思政新模式

“随机点两排学生留下,我们不谈专业课,就聊聊生活,聊聊同学们关注的考研规划,防范网购时的诈骗信息。”20分钟的“拖堂”,却是同学们最轻松愉快的时光。这是国际金融与贸易学院徐新鹏老师发起的“下课晚点走”活动。在这短暂的“延时课”里,学生能从徐老师那里得到关于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考研到出国留学等中肯建议。

图片1.jpg

徐新鹏课堂上的“下课晚点走”

这是国际金贸学院教工二支部建构“党建+课程思政”育人新模式的一个缩影。作为支部书记,徐新鹏发挥教学科研“主心骨”的“双带头人”模范作用,用心探索课程思政新途径,提升专业课育人亲和力。“育人不只是学工队伍的事,专业课教师在育人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课堂互动、作业评价,到专业答疑、学情引导,专业课老师能直接捕捉到学生的专业认可度与自我认可度,应该俯下身子和学生交流,真实了解他们的各种困惑。”在他看来,“育好一个学生,造福一个家庭,服务好一方社会,才能有整个民族的振兴。”

学院党总支书记倪颖军介绍道,目前支部构建起了以“学院党总支+支部+教师”的“三级联动”“逐层引领”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党员教师的专业背景多为经济学,他们在专业课程中将国际化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深挖课程思政资源,探索知识传播、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的有效途径形成了“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氛围。其中,管理学、宏观经济学(双语)、研究方法与学术写作等课程已成为学校课程思政特色品牌,支部书记领衔的教学团队获得了“重庆市2022年课程思政名师团队”等荣誉称号。

在国际金贸学院大厅内,有一个“红色金融微展厅”,里面展示着工农红军革命时期的各种票据。“这是我们为学生上的‘红色金融第一课’,有实物、有联动、有讲述,学生不仅要了解党史中的红色金融史,还要完成课程作业。”徐新鹏介绍。2023年,学院加入了全国红色金融育人联盟,与重庆金融博物馆、交通银行重庆涪陵分行等共建支部,将红色金融资源转化为金融人才理想信念养成的教育之源,让学生在参观、实习中坚定学生对中国特色金融自主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自信。支部党员邹小勤指导学生开通“经济学茶馆”公众号,让同学们通过通俗易懂的生活故事学习经济学,掌握国家经济指导方针政策,形成了一、二、三课堂协同联动的课程思政育人共同体。邹小勤认为:“专业课堂既要接‘天线’又要接‘地气’。”日前,学院获评学校“红色金融党员示范区”建设单位。

图片2.jpg

国际金融与贸易学院“红色金融第一课”

“目前,我们正在建设‘数智+红色金融’市级科普基地,还邀请重庆人社局、重庆市数字经济协会的领导和专家为学生作就业指导,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引领,鼓励学生积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三支一扶’,有不少学生毕业时选择去艰苦地区建功立业,这说明我们的课程思政切切实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了。”徐新鹏欣慰地说。

国际化+年轻化:高层次海归青年党员构建支部新生态

“科研如何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重庆建设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等工作”……每周四下午,国际金融与贸易学院都会按时举行一场“青年学术论坛”,海归青年党员在论坛上不仅谈科研,还会谈思想、谈信念。

图片3.jpg

国际金融与贸易学院“青年学术论坛”

“‘国际化+年轻化’是我们这个支部最大的特点。”徐新鹏介绍,“从英国留学归来的郑雨乔和王淋靖两位同志先后主动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发展为中共党员;从西班牙留学归来的王东尼老师也已列为重点培养对象……吸纳这些高层次海归青年人次入党,优化了我们支部的党员结构,目前支部一半以上党员具有海外留学访学背景。”支部通过在工会活动中引导,支委与年轻教师谈心谈话,从学习、生活、教学、科研等方面关心他们,在学历提升方面大力支持,在课题申报、科研团队组建、撰写高质量资政建议等方面帮扶指导,让海归青年人才充分感受到组织温暖,增强了他们对党的认同感和对党组织的归属感。目前已担任支部组织委员的郑雨乔感慨地说:“国外求学的几年,深刻感受到了背后强大的祖国才是我们广大留学生们最重要、最稳定的‘靠山’。回国后,学院党组织通过谈心谈话等让我更加坚定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信念。”

图片4.jpg

海归青年党员讲理想信念

另一方面,海归教师通过对比他们海外的亲身经历,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成果,对学生而言更有说服力。“目前,海归青年教师已经成为我们课程思政的‘主力军’,有效发挥了党员教工对学生出国留学职业规划、国际视野拓展、双语课程示范项目开展上的独特优势。”徐新鹏说。

“把论文写在乡土大地上”:产业帮扶拓展乡村振兴新路径

两年前,支部党员马驭骅同志挂职担任秀山县隘口镇屯堡第一书记时,支部就与村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多次到屯堡村开展共建交流。马驭骅同志离任后,支部对屯堡村的帮扶共建并没有因此结束,而是进一步深入开展。支部党员们还多次深入万州区恒合乡等基层了解乡情民情,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把调研掌握的实际情况作为推进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的第一手素材,进行产业帮扶,察民情、解民忧,把论文写在了乡土大地上。

图片5.jpg

副校长严功军与支部党员到万州区恒合乡调研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也是最为基础的一环。近年来,屯堡村正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助农增收,并采取“专业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群众通过土地入股进行利益联结。共建过程中,支部党员深入屯堡村茶叶园区以及茶叶加工基地,了解茶叶种植以及生产加工情况。当了解到春茶销路不畅等影响了茶农种植积极性后,支部党员随即与重庆市茶产业协会等茶叶行业组织和市内茶叶批发龙头企业联系,积极协助村民拓展销售渠道。支部书记徐新鹏结合专业知识,就茶叶涉及的食品安全问题、茶叶包装规格、如何有效防止职业打假等开展了普法分享,并将收集整理的《茶叶食品安全手册》发放给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经过他们的牵线搭桥,屯堡村的茶叶在重庆南桥寺茶叶市场等均有销售,茶农收入提高,生产积极性也大大提高。“我们还在为屯堡村持续探索拓展茶旅融合、龙头产业+农业生产合作社等产业振兴新路径。利用我们的经济学专业优势,从产业流通的角度对屯堡村开展持续性帮扶。”徐新鹏介绍。

图片6.jpg

支部在屯堡村设立“特殊困难人员帮扶基金”

防止群众返贫也是乡村振兴要解决的棘手问题。在共建活动中,支部为留守儿童和因病返贫村民购买了食品和生活用品,亲手交到村民代手中。当了解到多位村民因患重大疾病和遭遇车祸等原因导致生活困难,支部党员迅速在学院发起公益募捐倡议,筹集到善款近两万元。经与屯堡村党支部协商,支部设立了“屯堡村特殊困难人员帮扶基金”,将筹集到的善款主要用于为困难群众购买“渝快保”以及其他商业保险,资助村里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孤寡老人等。同时,支部还组织制定了规范基金管理使用办法,并向村民公示,两个支部共同监管资金使用,形成对更多困难群众可持续的长效帮扶机制。

“多谢川外的教授们!”村两委和村民对这群党员、大学老师竖起了大拇指。“群众们发自内心的认可,是因为我们的帮扶真正落实落地了。因为首先保障了群众的利益,让老百姓尝到‘甜头’,才能带动农民参与到乡村振兴大业中,进而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并且持续推进村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徐新鹏说。

让党建底色亮起来、党员活力涌起来、育人要素动起来,在立德树人中示范引领,在乡村振兴中担当有为,让海归青年党员讲好中国故事……国际金融与贸易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在擦亮党建品牌的同时,激发出事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获批全国样板党支部,对支部而言既是激励,更是鞭策。我们将持续推动‘一融双高’,继续探索把高质量党建有效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实绩的新格局、新路径,对得起‘标杆’‘样板’的称号!”徐新鹏笃定地说。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一融双高”擦亮党建品牌 “红色引擎”激活发展动力——记“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国际金融与贸易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