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滚动新闻

综合报道

民营经济主体超211万户!青岛又出支持新政

浏览:104041 次 发布时间:2024-06-17 11:53

本网青岛讯 (于琛)6月14日,青岛市政府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在行动”主题系列发布会第四场,青岛市民营经济局局长郭振栋,青岛市民营经济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江长海青岛市民营经济局副局级领导干部史凤隆,青岛市民营经济局一级调研员、融资与合作处负责人何玉莹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

青岛市民营经济局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1+N”政策体系,聚焦夯实培育赛道、提振发展信心、狠抓服务赋能、加快融通创新,奋力打造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标杆城市,全力推动青岛市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截至今年4月末,青岛市实有民营经营主体211.4万户,占青岛市市场主体总量的98.4%。今年1-4月份,青岛市民间投资增长7.0%,占青岛市固定资产投资的60.4%。青岛市民营企业进出口1921.1亿元,占同期青岛市外贸总值的68.5%。青岛市民营经济实现税收464.3亿元,占青岛市税收总额的63.7%。青岛市民营经济新吸纳就业9.7万人,同比增长6.1%,占青岛市城镇新增就业的89.0%。在2023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中,青岛市位列副省级以上城市第8位,在市场环境方面,青岛市位列副省级以上城市前5名。

一、政策赋能,展现营商环境新面貌

一是政策环境更加公正便捷。依托“青岛政策通”平台搭建青岛市惠企政策发布兑现统一平台,浏览量破730万次,汇集惠企政策超2.7万条,切实提升了惠企政策兑现质效。二是法治环境更加规范健全。今年3月1日,《青岛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条例》正式施行,赴区市、进园区、入企业开展巡回普法、府院联动、府检联动、政策宣贯、法律体检等一揽子系列活动,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三是融资环境更加优质高效。2020年以来,青岛市针对民营和中小企业出台了融资担保、风险补偿、融资租赁等财政支持政策,实施融资担保补助政策发放奖补资金1.3亿元,撬动融资担保额度456亿元;实施贷款风险补偿政策累计为银行机构置换不良贷款2.02亿元;实施融资租赁业务奖补政策,累计发放奖补资金1152.6万元,租赁资产余额增长超88%,对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发挥了显著作用。

二、培优育强,释放企业主体新动能

一是专精特新活力迸发。建设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平台,构建多层级培育库,实施企业精准画像,制定“一企一策”提升方案,摸清底盘、做大基数。目前,青岛市现有创新型中小企业312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835家,位居全省第一,累计认定专精特新“小巨人”190家,位居副省级城市第八、全省第一。二是“四新经济”跃升发展。推动青岛市“新经济”企业持续扩容,累计认定雏鹰企业826家、瞪羚企业343家、独角兽企业17家,现有独角兽企业14家,位居全国第五、北方城市第二。三是数字化转型加速布局。2023年,青岛市以全国第七位的优异成绩入选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获得中央1.5亿元资金支持。目前制定了资金管理办法,成立了城市试点专家委员会,面向全国遴选出了108家优质服务商,征集256家企业纳入第一批改造试点范围。四是标杆企业突破领跑。印发《青岛市领军标杆企业三年培育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加快培育处于行业领军地位、标杆带动性强的民营企业。2023年,16家企业入选山东省民营百强,12名企业家入选省优秀民营企业家“挂帅出征”百强榜,居山东省第一。

三、要素集聚,打通创新协同新路径

一是构建共生共融产业链条。高规格举办青岛市2024年“一起益企”中小微企业服务行动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链固链建链常态化行动启动仪式以及新能源汽车、氢能与储能产业链专场对接会。制订了《青岛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链固链建链常态化行动工作方案》,建立“摸底—匹配—对接—分工—跟踪”的抓落实闭环管理机制,组织青岛市产业链链主企业开放应用场景,与全国优质“专精特新”企业开展精准供需对接活动,推动专精特新企业进一步融链固链建链。二是打造创新发展赋能平台。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提升创新力,2019年以来,青岛市小微企业技术改造累计扶持企业3270家,奖补资金14亿元,撬动投资超80亿元。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内部科研机构建设,已培育41家省级、302家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三是链接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深入开展“千校万企”活动,积极组织企业与高校院所对接洽谈,推动双方在人才引进、成果转化、技术攻关、科研共享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同时,与多所高职院校达成战略合作,推动近30家企业与学校共建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四是推进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持续推进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帮助更多企业实现“产学研金服用”落地,目前,青岛市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4家、省级8家。

四、渠道畅通,构筑亲清政商新生态

一是创设民企时间。2023年,我们在局党组会议创新设立“民企时间”议题,面对面与企业家沟通,听建议、解难题、办实事,深入探讨行业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截至目前,已举办37期活动,80名民营企业家参加。二是弘扬企业家精神。举办2023年青岛企业家日暨企业家宣传周活动,通过举办一会、一展、一秀、一讲堂、一专刊、一联谊的“六个一”活动,全面营造弘扬企业家精神、致敬青岛企业家的节日氛围。三是健全常态化沟通机制。加强政企恳谈会、政企面对面、青岛营商环境会客厅等平台协同联动,特色化、精准化、长效化开展政企沟通交流活动,并建立健全诉求建议闭环解决机制,努力实现“解决一类问题、受益一批企业、助力一个产业”的目标。

五、优化环境,创新提升实现再突破

今年,青岛市民营经济局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厚植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根基。优质中小企业扶持方面,建设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平台,加大培育扶持力度,持续开展优质中小企业评价认定和推荐,力争2024年创新型中小企业数量实现倍增。“小巨人”企业培育方面,建立“小巨人”常态化培育机制,逐步构建形成专精特新“刷选入库-诊断指导-对标提升-融通对接-精准服务-成长评价”工作闭环,抬高培育标尺和目标,建立领导班子包联企业工作机制,开展“专家会诊”和“一对一”辅导,确保存量“小巨人”复核和新认定“小巨人”通过率双提升。“新经济”企业扩容方面,实施雏鹰企业3年倍增计划,建立潜力独角兽评价培育体系,高质量举办2024独角兽企业500强大会、中小企业国际采购洽谈会等活动,把“新经济”赛道企业打造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承载主体。“领军标杆”企业选树方面,发挥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大力开展“为民营企业办实事”活动,深入实施民营领军标杆企业培育行动,支持推动民营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二是激发民营企业融链固链活力。围绕构建大中小紧密关联、上下游协作配套的产业生态,创新打造“产业链+链长+链主”的高效协同推进机制。“产业链”匹配方面,编制重点产业链企业图谱和评估报告,精准挖掘匹配,摸清产业短板,形成全国产业链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标清单。“链长”推进方面,围绕我市重点产业链企业需求,依托工信部中小中心邀请企业来青对接,邀请链长牵头推进,以对接、路演、座谈、合作交流等形式,全年共计开展对接会19场。“链主”引领方面,根据城市发展优势细化产业主题,围绕链主企业构建上下游生态圈,赋能中小企业融入“链主”产业链体系。

三是强化民营企业要素保障支撑。政策服务方面,规范“青岛政策通”平台运行机制,严格按照《青岛市惠企政策发布兑现统一平台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做好全市惠企政策应发尽发的各项工作,推动惠企政策快申快享。融资保障方面,将重点推动青岛市金融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联合会商机制有效运行,完善白名单分类事项和动态调整机制,实现企业融资诉求快速闭环商办。同时,依托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路演中心搭建的“1+3+10+20”架构体系,充分发挥会客厅、区市基地、创投机构的积极性,推动企业加快驶向上市发展之路。人才支撑方面,开展“新锐人才”遴选,选拔一批有望带领企业成长为“瞪羚”“独角兽”“小巨人”的核心技术人才,给与培养经费支持,充分释放人才动能。数字赋能方面,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两年实施期间,聚焦制造业领域四个细分行业,支持改造企业不少于600家,细分行业90%以上企业达到二级及以上水平,确保规上企业“应改尽改”、规下企业“愿改尽改”。

(来源: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责任编辑:李延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民营经济主体超211万户!青岛又出支持新政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