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滚动新闻

综合报道

强化“135”调解工作路径 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司法局持续强化调解工作 

浏览:106025 次 发布时间:2024-06-28 11:36

本网山东讯(摄影/文 籍文钧)近年来,烟台市莱山区持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强化“135”调解工作路径,即:建强一个中心、三治融合、五项机制。以“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为抓手,健全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一、建强一个中心,凝聚治理主体

莱山区正处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矛盾纠纷呈现出量大面宽、问题复杂、化解困难等特点,当事人往往情绪激动、言语过激,极不利于矛盾化解和问题解决。莱山区立足实际,建强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区政法委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整合综治、信访、司法、公安等部门力量,在莱山区和为贵高标准打造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聘请金牌调解员1名,律师、公安等常驻调解员6名,同时凝聚社会力量,组织辖区内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等组成“点评团”,对有争议的矛盾调处案件进行听证点评。今年以来,消除重大越级走访隐患风险2起,调解矛盾纠纷4起,解决群众重大生活顾虑2起,切实做到“好事快办、好事办好”。

二、突出三治融合,共建共治共享

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不断提质增效。一是坚持以自治“激发活力”。细化《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村级责任清单》等制度,明确村级职权边界;组织村居制定为民办实事“亮诺践诺”清单,每年要求村党支部书记走访群众“户户到”,定期开展“村民说事”,听取群众诉求,切实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二是坚持以法治“定纷止争”。健全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7个街道(园区)133个村均实现一村一法律顾问,每周安排律师到村坐班,全面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矛盾纠纷调处、基层法治化建设的各个层面,增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合力。三是坚持以德治“春风化雨”。推进“美德”超市建设,将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志愿服务、移风易俗等活动内容及修身自律、孝老爱亲等美德行为纳入美德积分项目,激发群众推进乡村振兴、加强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依托新时代文明站,定期开展强身健体等一系列活动,以“德治”浸润人心。

三、健全五项机制,提升服务效能

一是完善矛盾纠纷预警防范机制。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充分发挥人民调解“1+1+N”(1个司法行政工作室、1名律师或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N个排查调解小组)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的作用,积极开展纠纷排查,努力发现矛盾纠纷,做好纠纷预警防范。

二是健全矛盾纠纷隐患排查机制。将隐患防控作为社会治理的第一关卡,建立“街—村—网格”三级联动架构,组建网格单位83个,紧盯矛盾问题多发的重点领域、重点人群、重要节点,多领域全方位排查各类风险隐患,台账式落实整改措施、时限、责任人,实现分类处理、归口办理。今年以来,累计排查社会风险隐患160余条,超前化解矛盾纠纷26起。

三是构建跟踪问效机制。街道工委书记定期或不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重大突出矛盾纠纷问题;工委副书记每周至少调度矛盾纠纷案件化解情况1次,主动抓矛盾排查、问题化解,对未化解的矛盾纠纷及时分析研判,尽快处理解决,构建起“隐患摸排、问题反馈、任务分解、跟踪落实”的全链条闭环管理。

四是建立矛盾纠纷调解留痕机制。街道(园区)、村居(社区)开展调解工作要切实做好调解纠纷受理登记,规范调解卷宗制作和调解记录,实现调解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式管理,同时要将调解基本情况记入《民情日记》,确保调解工作“雁过留痕”。对于重大纠纷调解工作全程进行音视频录像留痕,确保调解程序规范。

五是健全衔接联动长效机制。深化重大纠纷联调联动制度,完善“诉调对接”、“警调对接”、“访调对接”等联动机制,积极推动、指导法院、公安、信访等部门设立人民调解室,配齐配强人民调解员队伍,依法开展诉讼、治安、信访等纠纷案件化解,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紧密衔接、形成合力、高效运转,依法、有序开展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确保人民调解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中的主动性、权威性和公信力。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让老百姓少跑腿、多办事。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强化“135”调解工作路径 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司法局持续强化调解工作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