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滚动新闻

综合报道

“爱心延长线·‘彝’路相伴”:翻山越川,与彝初遇

浏览:104049 次 发布时间:2024-08-22 08:47

7月13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爱心延长线·‘彝’路相伴”团队抵达千万贯乡石板滩村,以雷波民族中学爱心延长线见面会为起点,再续“彝”面之缘。把温暖和爱心怀揣,把陪伴和鼓励给予,团队成员们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爱心的种子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绽放出热烈的希望花朵。

欢乐游戏,情谊初现

7月13日上午8:30,晨曦初露,团队成员穿梭在千万贯村的各家小院间,踩着青苔微绿的石阶,来到了村委会活动室。为了让彼此熟悉,初步建立情感联系,团队带来了沙包以及弹力球等玩具,迎着温暖的日光带领孩子们来到户外操场。老鹰捉小鸡、一二三木头人、扔沙包……刚开始还比较腼腆的孩子们在一次次互动中逐渐放开了自我,一张张小脸蛋笑成了一朵朵热烈纯净的花,持久的快乐往往是由简单的游戏带来的。是扮演鸡妈妈奋力护犊的团队成员,是滑稽调皮故作搞笑的“木头人”,是在空中划出一道道美丽抛物线的沙包,孩子们和团队成员在将心比心中建立了深刻的情感羁绊。

图为雷波千贯村孩子们在和成员进行老鹰捉小鸡小游戏。通讯员 李子希 摄

安全教育,音动心弦

结束了破冰小游戏回到活动室,团队成员郭燕积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交通安全与防溺水安全课程。为了让安全知识在孩子们脑海里扎根,郭燕积不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配合生动的肢体动作,还播放了卡通动画形式的科普短视频。不仅如此,团队成员还手把手教授心脏按压急救以及溺水自救指南,将这些关乎生命的知识真正传递给每一个孩子。

图为成员在据图教孩子们交通规则。通讯员 李子希 摄

休息时间里,团队带来了电脑播放音乐,在一双双崇拜滚烫的目光中,团队成员带领孩子们一起歌唱。在逐渐高涨的音符里,一个害羞的小男孩站了起来,用稚嫩的声音唱起了彝族歌曲《金色的口弦》。他的歌声虽然有些颤抖,却不失洪亮,其他孩子们也加入了进来,整齐起伏的童声仿佛是这片土地对远道而来的朋友们最诚挚的欢迎。

图为孩子们在唱彝族民歌。通讯员 李子希 摄

生态解密,实践随心

稍作休息后,团队成员王随心带领孩子们走进了神奇的生态世界,细致讲述生产者、消费者等生态知识,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生态系统的奥秘。为了加深孩子们的记忆,王随心在观看了科普生态的短视频后通过有奖提问的方式帮助孩子们巩固知识,深刻理解。成员张博奥说:“看到孩子们十分积极地参与我们的活动,我们也打起十二分精神去做好每一个细节。”

图为成员在讲述生态瓶小实验。通讯员 李子希 摄

生动的知识不应拘泥于唇齿之间,在随后的实践中,在团队成员的指导下,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参与到生态瓶的制作。孩子们随心而动,手眼并用,发现自己身边的生产者、消费者放入瓶中,并且加入泥土模拟生态环境。一个小男孩兴奋地叫喊道:“看!我的消费者蟑螂会飞哦!”待大家凑拢过去后,他早有预谋地放开束缚,突然飞翔的蟑螂引得大家一蹦三尺高。

图为成员在和孩子们共同制作生态瓶。通讯员 李子希 摄

当太阳升至头顶,团队设计的活动接近尾声,孩子们旺盛的精力也在欢声笑语中所剩无几,“爱心延长线·‘彝’路相伴”之“与彝初见”也是时候结束了。孩子们在回家的路上回首喊道:“明天一定要来哟,我们教你们彝族语!”,团队成员们挥手的同时也在内心默默回应:我们一定会来,继续陪伴你们成长。

在未来的几天里,“爱心延长线·‘彝’路相伴”团队将继续开展他们的实践活动,以真心换真心,每一个微笑、每一次握手、每一个拥抱,都在编织着一段难忘的回忆。他们以实践行动再次证明,爱的力量可以跨越山海,温暖每一个角落。在这样的爱心接力中,凉山的孩子们能够拥有更美好的未来,而"爱心延长线"也将继续延伸,将温暖和希望带到更多需要的地方。(通讯员:张依路 郭燕积 罗干 覃隽贤)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爱心延长线·‘彝’路相伴”:翻山越川,与彝初遇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