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滚动新闻

综合报道

书写非遗文化|四川农业大学理学院红“理”鱼·寻脉社会实践团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浏览:100303 次 发布时间:2024-08-29 16:18

2024年8月13日至2024年8月29日,四川农业大学理学院红“理”鱼·寻脉社会实践团队在雅安市雨城区青江街道土桥社区顺利开展非遗文化夏令营活动。本次活动为孩子们了解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平台,并通过学习和参与非遗活动,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促进文化的持续传播。

在活动期间,志愿者们为小朋友们进行了脸谱、竹编和藤编的教学。脸谱,中华艺术瑰宝,历史沉淀的精华。每一张脸,每一种色,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人物性格,是中国传统美学与哲学的完美结合。在手工课上,小朋友们在老师的领导下尝试着自己去绘画自己喜欢的脸谱。有些小朋友有着自己的想法,将中国传统艺术与时代潮流相结合画出了蜘蛛侠脸谱。在绘画脸谱的过程中,小朋友们也在认真听着老师讲述每个脸谱背后的故事。在小朋友们丰富的想象力下,许许多多精美的脸谱被小朋友们画了出来。在经历了愉快的脸谱课程后,小朋友们对中国传统脸谱的了解变得更加深刻。

非遗竹编与藤编工艺作为一种蕴含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记忆的传统工艺,其编织的技艺繁复精巧 、图案纹样丰富,兼具美学与实用价值。为了让孩子们更加了解非遗竹编与藤编工艺和编制方法,志愿者老师们设计和准备了一节特别的手工课,让小朋友们自己动手,进行制作竹编与藤编各种手工艺品的实践。在这节特别的非遗手工课上,小朋友们按照自己想要制作的工艺品分成多个小组,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分别学习了狐狸拍、蝴蝶、兔子手环和爱心等形式竹编与藤编手工的编织。孩子们专注地编织着属于自己的作品,他们不仅有对于竹编和藤编工艺的浓厚兴趣,也有着对于劳动人民智慧的敬佩与震撼,而这项传承千年的古老工艺,在这些稚嫩的小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通过亲身实践,小朋友们不仅被竹编和藤编这门古老而精巧技艺的魅力深深吸引,也深刻地认识到保护非遗工艺、传承传统文化的困难重重与重要意义。四川农业大学理学院红“理”鱼社会实践团队通过这一系列非遗文化夏令营活动,不仅让小朋友们亲身体验到了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与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更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这些小小非遗传承人在未来的日子里将继续以他们的巧手与智慧将这份古老的技艺发扬光大让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四川农业大学理学院红“理”鱼·寻脉团队也会持续聚焦社区服务,为孩子们提供更多内容丰富精彩的精品课程和更加广阔的学习视野。以本次非遗文化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为契机,我们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成长成才。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书写非遗文化|四川农业大学理学院红“理”鱼·寻脉社会实践团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