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军98周年的荣光即将照耀神州之际,广东省桥胜集团以一场饱含深情的拥军优属行动,为南粤大地奏响了一曲尊崇英雄、关爱功臣的动人乐章。7月28日,全国劳模、全国爱国拥军模范、桥胜集团董事长、惠州市劳模协会会长陈桥顿亲自率队,顶烈日、冒酷暑,走访慰问多位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与军烈属,将慰问金、慰问品与拳拳敬意,送到这些曾为国家负重前行的英雄心坎上。
赤子情怀:一座新房筑起军烈属的脊梁
在军烈属张艳红家中,时光仿佛倒流至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她的弟弟张带稳,家中唯一的男儿,在79边境作战中壮烈牺牲。数十载春秋,是母亲张岩好与张艳红以柔弱双肩扛起了家庭重担。
陈桥顿会长多年如亲人般的关怀,早已融入这个家庭的血脉——他视英烈母亲如己母,张艳红更动情道:“没有大哥(陈桥顿)多年的帮助,就没有我家今天的美好生活。”这份情谊超越了寻常帮扶:从修房铺路,到2013年陈桥顿倾力相助建起三层新房,彻底改变了张家的生活面貌。当张艳红小儿子喜结良缘时,陈桥顿更用心至深,特邀中共十六届中央委员、国防大学原政委赵可铭上将挥毫题写“美满姻缘 百年好合”等墨宝,将国家与社会的尊崇,融入对新人的殷殷祝福。
世纪敬礼:98岁东纵老兵的军魂回响
慰问组一行辗转来到98岁高龄的东江纵队老英雄罗戊生家中。这位1927年出生的老兵,15岁便投身革命洪流,1944年加入东江纵队,在枪林弹雨中用血肉之躯捍卫国威。1949年入党,76载党龄映照初心。
和平年代,他脱下戎装执起教鞭,直至1975年从沥林中学离休。面对慰问组,老英雄难掩激动,庄重地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这份跨越世纪的军礼,是对关怀最无声却最有力的回响。陈桥顿与老英雄促膝长谈,细询健康与生活。他紧握罗老双手郑重承诺:“党和国家、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的功勋!”话语铿锵,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忠诚的最高礼赞。
穿越硝烟的拥抱:92岁抗美援朝老兵的泪水
临近正午,酷热难当,慰问组几经周折抵达抗美援朝老兵张运兴家中。门开瞬间,92岁的张老一眼认出陈桥顿,未及言语便是一个长久而有力的拥抱,热泪纵横。这位1950年入朝作战的老兵,人生历经双重牺牲——他既是功勋战士,亦是烈士家属(二儿子张军强牺牲于南疆边境作战)。其小儿子动情讲述:“当年没地没钱建新房,是会长出钱出力帮我们渡过难关。
”陈桥顿“让逝去的人能安心,让活着的人有信心”的朴素誓言,在张家窗明几净的新居里得到了最温暖的印证。这拥抱,是信任,是感激,更是穿越烽火岁月后对“家人”最深沉的情感托付。
尊崇之光:一座企业照亮的社会担当
桥胜集团在陈桥顿带领下,其拥军优属行动早已超越节日慰问,成为融入企业血脉的长期坚守。陈桥顿在慰问中强调,在精准对接退役军人实际需求、解决急难愁盼的同时,必须坚决维护其合法权益。他向社会发出有力呼吁:要持续营造尊崇军人职业、尊重退役军人的浓厚氛围,让“最可爱的人”成为全社会心中永恒的坐标。
每一次俯身倾听,每一笔暖心资助,每一栋拔地而起的新居,都化为无声的宣言:为国家拼过命的人,绝不让他们寒心。桥胜集团以实业报国的坚实臂膀,托举起对英雄的无限敬意,将“军民鱼水情”的时代篇章写在南粤热土上。
此次慰问如同一股精神清流,是对老兵们以青春与热血浇筑国家安宁、人民幸福的丰功伟绩的崇高致敬。它提升了老兵们实实在在的荣誉感、获得感与幸福感,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这一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桥胜集团的善行义举,恰似播撒在年轻一代心中的爱国拥军火种,必将生根发芽、代代相传,汇聚成支撑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李艳霞 赵英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