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甘肃讯(臧秀娟 通讯员裴利锋)今年以来,清水县公安局白沙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路径,紧扣“派出所主防”核心定位,创新构建“源头预防、多元化解、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将矛盾纠纷化解作为夯实基层治理的“先手棋”,以“警民同心、情法相融”的模式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

源头预防 田间纠纷速化解
“矛盾化解,防胜于治。必须把隐患掐灭在萌芽、处置在初始!”这是白沙派出所全体民辅警的共识。白沙派出所立足农村地域特点,健全“民警+村组干部+矛盾信息员”三级预警网络,将37名责任心强、熟悉民情的村民聘为“矛盾信息员”,实现矛盾隐患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处置。
11月8日,清水县白沙镇桑园村村民王某家马匹挣脱缰绳,闯入同村李某菜园,踩踏啃食各类作物造成经济损失,双方从口角升级为推搡。社区民警依托村组“矛盾信息员”实时反馈的现场情况,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联合村组干部以法理定损失、以情理促和解,促成王某当场赔付李某损失,一场险些激化的邻里纠纷在田间地头圆满化解。“民警来得快、断得公,俺们心服口服!”李某握着民警的手说道。
多元化解 借贷隔阂巧消融
针对基层矛盾成因复杂、涉及面广的特点,白沙派出所打破“单打独斗”模式,创新搭建“民警主导+部门联动+乡贤助力”的多元化解平台,整合综治、司法、村组及乡贤力量,形成一站式受理、多维度调处的工作格局,让矛盾化解既有法治力度,更有人文温度。
11月11日,民警张小平在入户走访中,通过“敲门行动”排查发现白沙镇白沙村张某与刘某的借贷纠纷隐患。2022年刘某向张某借款3万余元逾期未还,双方关系恶化。派出所立即启动多元化解机制,一方面以“背对背”方式分别倾听诉求,掌握刘某资金周转困难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详细解读《民法典》民间借贷条款,明晰法律后果。最终在法治引导与情理劝说下,双方签订分期还款的调解协议,至此,双方积压已久的纠纷得以化解。

闭环管理 婚恋隐患消无形
“矛盾化解不是‘一调了之’,闭环管理才能防止‘死灰复燃’。”白沙派出所建立“受理调解+回访巩固”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对已化解的矛盾纠纷实行“一周两回访”,动态掌握双方思想动态,及时消除潜在风险,确保矛盾纠纷“案结事了人和”。
11月14日,民警姚文博在元坪村走访时,从村民口中获知一起隐藏的婚恋纠纷:陈某与王某订婚时,陈某向女方支付12万元彩礼,后因相处不和分手,女方拒绝返还彩礼,双方家人争执不断,矛盾随时可能激化。派出所立即启动闭环处置机制,联合镇综治中心、村干部、乡贤组成调解小组,先结合当地彩礼返还民俗,分头疏导双方家人情绪;再精准解读《民法典》中关于彩礼返还的法律规定,明确权利义务;最终促成女方返还彩礼,双方和平解除婚约。调解结束后,民警先后两次上门回访,确认双方无异议,成功将这起潜在冲突彻底化解。“民警不仅帮我们解决了纠纷,还反复上门回访,真是负责到底!”陈某的父亲感慨道。
白沙派出所以“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为目标,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化解矛盾,以实际行动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公安力量。
供图:清水县公安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