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杰,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职称,现任宁夏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项目经理,先后荣获“宁夏水投工匠”、宁工局公司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在宁夏这片干旱少雨的土地上,水利工程肩负着“生命线”这一特殊使命。当我们见到张永杰时,他刚结束镇北堡拦洪库工程施工现场的技术交底会议。黝黑的皮肤记录着二十余年野外施工的印记,这位扎根施工一线的“老水利”用朴实的话语,向我们讲述了他与兴水利民同频共振的人生故事。
一线磨砺,工地上新来了大学生
2003年6月,刚从宁夏大学农业水利专业毕业的张永杰,怀揣着治水兴农的理想,背着行囊来到西干渠渠道改造工程施工现场。彼时的工地与他在课本上接触的现代化施工场景大相径庭:临时租用的民房、此起彼伏的机械轰鸣、连绵数公里的西干渠道,还有工人们被烈日晒得发红的脸庞。记得刚到工地,工地主任打量着他问:“农村娃吧?能吃得了这份苦吗?”“能!”张永杰干脆响亮地回答!
20多年前的这个场景,张永杰至今记忆犹新,真真切切。这回答,不仅是一份承诺,更是一份责任,一份担当!
作为项目部唯一的技术员,张永杰每天扛着测量仪器,在渠道上来回奔走,虚心向老师傅们请教,手把手带着工人放线定位。入夜后,还要核对图纸、整理资料,他简陋的宿舍办公桌上的台灯,常常亮到后半夜。工地上的人们,都对这个新来的大学生投来赞许的目光。
整个施工期三个月,张永杰没离开过工地一步,就是家里办喜事,他也没请一天假。终于,在通水节点前交出了合格答卷。凭着这份实打实的韧劲,两年后,这个新来的年轻大学生已经能独立完成水利项目的技术工作。
攻坚克难,用坚韧和智慧诠释担当
如果说西干渠改造工程是张永杰职业生涯的“启蒙课”,此后二十年辗转于宁夏山川与新疆戈壁的工程经历,则让他完成了从技术员到“行业标杆”的蜕变。翻开他的工作履历,如同展开一幅宁夏水利工程建设的时空长卷——从黄河治理到水库建设,从生态清淤到乡村振兴,每一个项目背后都藏着攻坚克难的动人故事。2009年张永杰担任项目副经理后,他的职业视野实现了从专业技术到全局管理的跨越式提升。在同心洞子沟淤地坝这一重点工程建设中,面对前期村民阻工导致的工期延误,他科学统筹、精准施策,通过优化施工资源配置,带领团队昼夜奋战,连续25天每天只休息5小时的高强度工作状态下,顺利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不仅抢回了延误的工期,还比原计划提前15天完工。
针对清水河河道水量大、沟道宽的特殊工况,他提出采用主沟道导流,先左右岸主体后合拢的施工方案。在关键的坝体合拢阶段,凭借专业判断和技术论证,他精准计算出临时围堰构筑、主沟道清基及回填等系列工序必须在8小时内连续完成的施工窗口期。就在决战前夕,气象部门突发预警显示上游10公里处将在凌晨出现强对流天气。面对突发险情,他当机立断启动应急预案,连夜组织突击施工。经过通宵连续作业,次日8时成功实现坝体合拢,比预期提前完成挡水体系建设。当看到上游洪峰通过溢流道平稳下泄时,所有参建人员悬着的心终于落地。这场与时间赛跑、与自然博弈的攻坚战,充分展现了他卓越的项目管控能力和临危不乱的专业素养。
风险管控,从“救火”到“防火”
张永杰尤为重视风险管理。他提出“无事找事”的风险预判理念,将风险识别、评估与响应贯穿项目全流程。多年来,他所负责的项目在质量、安全以及成本管控等方面均成绩斐然。在镇北堡拦洪库工程中,他带领团队认真分析研判,提前发现设计、施工和成本问题,有效避免了施工过程中的变更和返工,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显著降低了工程成本,还提升了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凭借其卓越的管理能力与深厚的专业知识,为宁工局公司赢得了诸多荣誉与广泛赞誉。他以实际行动证明,以问题为导向,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和行为惯性,贯穿施工全过程查摆风险点,及时修补风险漏洞,补齐风险管控短板,他常说‘不谋全域者不足谋一域’,只有始终坚持系统思维,主动从救火转向防火才能在水利工程建设之路上行稳致远。
匠心永驻,铸造“品质工程”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在余家峡水库施工中,张永杰牵头成立技术攻关小组,攻克土料含水率超标难题。面对雨季土料18%以上的高含水率,他创新采用“路拌机掺和降耗法”,按1:3比例分层掺拌5%~8%低含水率黏性土,成功将含水率精准调控至15.2%±3%区间。该技术突破传统晾晒限制,实现单日8000m³处理量,效率提升3倍,同时通过搅拌机设备使土料均匀度与粒径合格率显著提高,消除夹层质量隐患,为同类工程提供可推广经验。
2012年水利厅启动了清水河防洪治理项目。作为宁夏重点全流域生态治理示范项目,他带领团队三年攻坚完成多段清水河道治理任务。根据设计提出的“柔性护岸+生态湿地”综合治理模式,结合清水河现场实际施工情况,他编写了《格宾网新型结构技术工艺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专项技术论文,系统构建了该技术在河道工程中的设计理论、施工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推动了格宾网新型结构技术工艺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张永杰作为项目经理参加建设的“宁夏清水河防洪治理工程”荣获2022年度“西夏杯”优质工程奖。
在贺兰山第四拦洪库工程项目建设中,面对库区征拆协调难度大、极端天气频发等多重挑战,张永杰以攻坚克难的勇气和精益求精的匠心,优化施工工艺,成功克服了新老坝体结合部位回填不实风险与狭窄作业面并存的施工难题。通过团队项目全过程管控,在水利厅建设中心组织的贺兰山东麓防洪治理2024年度(第一批)建设项目评比活动中荣获第一名。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张永杰始终将安全和质量放在首位。他始终坚守一线,紧盯每一个施工环节,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他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确保每一位员工都具备强烈的安全意识。在质量把控方面,他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检验标准,对每一道工序进行细致检查,绝不放过任何一个质量隐患。
张永杰以“治水如治学”的执着追求,以“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诠释着对水利事业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二十二年来,这位水利工程师就像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将青春融入沟渠堤坝,用匠心守护沃野良田。在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征程中,正是千千万万这样的坚守者,铸就了塞上江南的岁岁安澜。
来源:宁工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