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甘肃讯(臧秀娟)2025年11月10日,2025“最美基层民警”甘肃省候选人媒体推介会在甘肃省公安厅举行。本网记者面对面跟“最美基层民警”甘肃省候选人旦知刀杰交流,进一步了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情况,旦知刀杰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始终践行初心使命“人民公安为人民”,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他抚危助困,暖心守护,赢得群众信赖。
身为一名人民警察的旦知刀杰是车巴分局党组委员,他始终坚持派出所以“党建带队建”源头治理,一双铁脚趟出牧区平安,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牧民心中生根开花,用实际行动铸牢忠诚警魂。

旦知刀杰,男,藏族,甘肃卓尼人,1991年5月7日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2015年6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公安局车巴分局尼巴派出所所长、二级警长。他所在的派出所民警共9人,其中党员4名。
“虽然群众的报警求助量增加了,但好多可能发生治安、刑事案件的警情都在萌芽阶段被提前发现化解了,同时群众主动找我们,也意味着群众对我们的依靠度在增加。”旦知刀杰说。

图|主题党日活动,宣讲典型事迹,牧区徒步巡逻
旦知刀杰从参与巡逻成长到带队巡逻,四个字的转换,是10年的岁月交替,是穿坏80双鞋、累计行走两万余公里,是累计成功抓获在逃人员6人、侦破盗窃、故意伤害、赌博、诈骗等各类刑事案件30余起的实际体现,用警察的辛苦指数换来了辖区社会治安的平安指数。旦知刀杰常对年轻民警讲“没有比人还高的山,没有比脚还长的路,只要群众能到达,我们就能到达,只要工作需要,群众到不了的地方,我们也要到达”。
旦知刀杰是当地群众口中亲切的“阿旦”、同事眼里的破案如神的“狠人”、牧民心中守护吉祥的“雄鹰”,2022年8月担任尼巴派出所所长以来,辖区实现了“无命案、无电信诈骗无极端事件、无亡人事故”目标。近3年来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1次,受到个人嘉奖1次,先后被评为优秀公务员2次、优秀社区民警1次,2023年被团省委、省公安厅评为“全省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青年民警”。
党建引领夯实基层“最后一公里”
源头预防,双语化解,“奶茶”调解浇注和谐花开
作为纯牧业乡镇,辖区同村之间邻里纠纷、村与村之间,特别是尼巴、江车两个村之间矛盾纠纷时有发生。冬天因清扫的积雪堆放、车辆在村巷中穿行剐蹭了房屋外墙、夏季混牧期间临时牧点营地驻扎选址、牛羊混群分离、牛羊越界采食牧草都会发生纠纷和矛盾,纯从法律层面看,有些虽不属公安机关管辖,但如处置不当或不及时化解,很有可能将会引发治安乃至刑事案件。

图|藏汉双语调解草原纠纷

图|化解矛盾纠纷,因牛羊混群分离驱赶时发生争执,进行降温,和解处理
夏季混牧期间是矛盾纠纷易发、多发期。为全力守护一方平安,旦知刀杰带领全所民警,车载被戏称为垃圾王的铁皮壶烧水工具、携带馒头、火腿肠、方便面等易携补给,每天巡逻在车巴河谷及高山草甸区牧点,遇到下雨天或工作繁忙顾不上烧水时,就只能冷水就馒头、榨菜。他积极践行“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排查原则,把办公地搬到牧场帐篷、田间地头,摸索创建“相融、相通、相等”为原则的“奶茶”调解室,面对牧区常见的家庭纠纷、草山纠纷、邻里矛盾,他总能用纯洁的泉水与牛奶相融成了“奶茶”为例,藏汉双语耐心调解,既讲法律政策,又融民族情感,300余起家庭矛盾、126起邻里纠纷在他手中化干戈为玉帛,让“有事找旦所长”成为牧民群众的共识。

图|“奶茶”调解室化解牧民矛盾
2024年8月份,因营地附近牧草被啃食殆尽,牧民桑杰为防止放养的牛群活动范围过大,在山谷口畜群经过的草地上撒了食盐,牛在舔食盐后会在口渴后自动返回水源地饮水。但撒的盐在自家牛舔食的同时,也引来其他牧户牛羊的舔食,牛羊为争抢食盐引顶斗,牧民尕藏家的羊离奇受伤死亡,怀疑是在争抢食盐的过程中被桑杰家的牛顶死了,要求赔偿,引发矛盾。在混牧区驻巡的旦知刀杰接到尕藏的报警后,用民事损害赔偿主张权利“谁主张谁举证”的民事举证原则讲事实摆道理,用实际案例普及法律常识,也批评了桑杰在公共草地撒食盐引发民事纠纷的不当行为,最终尕藏放弃了向桑杰追偿损失,矛盾得到化解。矛盾虽然化解,但群众的损失深深烙刻在旦知刀杰的心里,更加坚定了他强化预防宣传的决心,于是,日常巡逻、走访牧户、法治宣传又多了提醒的内容,“盐请撒在自家围栏内啊”。巡逻中,旦知刀杰总会及时帮助群众,帮助群众搭帐篷、加固围栏,分离混群的牛羊、驱赶越界惹事的馋嘴牛、羊,为群众捎话做过信使。艰辛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民警的巡逻范围、巡逻天数增加了,矛盾纠纷的报警求助增加了,但拉近了警民感情,构建了群众依法主张权利的意识,提升了法治治理能力,换来辖区社会治安秩序的持续平稳。
旦知刀杰从警10年来,始终扎根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原牧区——车巴沟,凭借“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坚定信念,十年如一日在高寒缺氧环境中咬牙坚守,在复杂崎岖牧道上反复跋涉,在汉藏文化交融中耐心沟通,将青春最蓬勃的力量毫无保留地倾注给了高原牧区,从“草原贴反光条”的新警到“科技+脚板”融合治理的标杆,摸索出一条符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的基层警务新路径;从“潜逃十二年的命案逃犯被绳之以法”到“三百多名失学儿童重返教室”,交出了新时代基层社会法治治理的“卓尼答卷”,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牧民心中生根开花,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扎根基层、守护一方、建功家乡”的铮铮誓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