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勐遮镇,越来越多的村民发现,找工作不再愁、增收有门路。这一切,得益于镇党委打出“精准对接、产业赋能、服务优化”三张牌,把组织化务工打造成了农民增收的“稳定器”。今年以来,全镇已促进就业7万余人次,务工群众人均增收近2万元。
产业赋能打造“示范田”(杨正吉摄)
“现在村里有了‘零工驿站’,用工信息一发,我们马上就能对接上,真是‘出门就上岗’!”曼洪村村民岩温笑着说。勐遮镇通过组建180多人的就业信息员队伍,建立“镇村企”三方联动机制,动态更新“人岗信息双台账”,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同时,还与周边乡镇协作,推动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紧盯莓类、稻虾等特色产业的用工高峰,主动对接本地企业,“一对一”提供用工保障。
“零工驿站”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刀玉婷摄)
产业是就业的根基。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成功引进7家优质企业,签约资金17.7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000多个。依托水稻、小龙虾、热情果、水泥花等特色资源,着力打造“一村一品”,推动农业全链条发展。在曼令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一年带动349人参与项目建设,发放劳务报酬231万余元。
技术员指导曼央龙黄瓜大棚管理(刀玉婷摄)
“以前种地靠天吃饭,现在在家门口的基地干活,一年能多挣一万多!”正在热情果种植园忙碌的村民玉叫兴奋地说。镇党委协调搭建就业技能培训平台,年均培训覆盖600余人次,培育新型农民50余人,让群众真正掌握致富技能。
就业有岗位,权益有保障。落实领导干部包联企业制度,党员干部走访企业超130次,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同步建立劳动权益维护机制,一年调解纠纷70多起,开展权益服务超百次,让群众安心就业、稳定增收。
强化政企联动,做好企业服务(玉雨摄)
举行大学生就业招聘会,宣讲就业政策(李文琼摄)
下一步,勐遮镇将全力打造“务工不离镇、增收有保障”的乡村振兴新模式,让组织化务工真正成为群众幸福生活的“源头活水”。
(撰稿人:马舒瑶、付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