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青岛讯 为深入贯彻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积极展现青岛市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和生动实践,青岛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强信心 亮举措 促发展”主题系列发布会第九场,介绍“扎实推动审计发现问题整改 保障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青岛市审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崔银科,青岛西海岸新区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勇,青岛市审计局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审计处处长周小波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
审计在保障国计民生、促进经济发展、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等方面担负重要使命。作为审计“下半篇文章”,审计整改是有效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的重要一环。
去年以来,青岛市审计局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审计整改工作指示要求,压紧压实各方整改责任,坚决推动问题整改落地落实,用高质量审计整改保障青岛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通过全面整改、专项督查、重点督办等方式积极督促整改,促进被审计单位通过资金拨付、清理上缴结余资金、收回逾期本息等方式,促进增收节支12.02亿元;推动完善制度措施106项,其中在外贸稳增提质等方面的全市性制度13项,有力解决影响青岛市发展改革和经济社会运行的体制机制问题。
整改格局更加成熟
探索形成市委审计委员会统领、部门贯通协同、整改平台高效、督促检查精准的工作体系,创建“审计发现问题、问题整改、整改销号、建立长效机制”的整改闭环机制,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相结合的审计整改总体格局基本完善定型。
一是创建顶格管理整改机制。市委审计委员会将审计整改纳入重点工作内容,每年审议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市委审计办下发91份通知,跟进督查整改情况。将审计整改情况纳入市和区(市)两级综合绩效考核内容。市级预算执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向社会公开,通过社会监督推动整改。
二是凝聚贯通协同整改合力。积极配合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开展审计整改情况跟踪督查,共同推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积极与组织部门协作,将审计整改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等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与纪检监察、财政等部门协同,健全落实审计线索移送、处理结果反馈、审计整改问责等机制。明确相关主管部门单位对主管领域审计整改工作监督管理责任,联动抓治理,努力实现“整改一个问题、避免一类问题,规范一个领域”的效果。
三是形成智能管控整改路径。在山东省率先构建“直通被审计单位”的整改督查系统,内置23项数据分析模块,通过标注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生态环保、三公经费等关键字标签,进行跨行业、跨领域、跨地域的数据汇总分析,将政策执行不到位、同一管理问题多年出现等情况类型化、数据化、可视化,及时发现整改的难点、堵点,提出解决思路。
督促检查更加精准
将督促检查作为整改工作的主要抓手,在督促全面整改的基础上,深化专项整改,强化市、区(市)两级联督联改,在督查内容、标准、方式上持续改进,从严抓紧抓好整改落实,牢牢守住整改质量“基准线”。
一是督查内容覆盖精准。聚焦财政资金、营商环境、权力运行、民生福祉等方面问题,详细制定整改工作机制的建立执行、整改责任的落实、具体问题整改等4大类13项检查内容,紧盯长期挂牌督办未整改到位、涉企利民未整改到位的问题,梳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整改难、难整改的问题台账,核查整改措施制定执行情况、整改成效等,确保审计问题整改督到位、管到底、落到实。
二是督查标准严格规范。以见人、见账、见物的标准认真查阅整改资料,对部分重点项目、重要问题整改情况进行现场核实,增强审计整改权威性,做到真改、实改、彻底改。例如,检查组赴部分区(市)检查高标准农田建设及管护专项审计项目整改情况时,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检查有关问题整改情况,实地检查土地复耕情况,与镇干部、群众交流相关整改情况,真正做到深入一线、深入实际,确保真改实改。
三是督查方式升级提质。开展国有企业资本运营整改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民生政策资金项目等重点领域问题整改情况跟踪检查等,采取“座谈汇报+核实资料+现场检查+整改谈话”四位一体的方式,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整改检查,不仅解决审计查出的单项问题,更加注重从行业领域层面、体制机制层面分析存在的共性问题,推动及时堵塞制度漏洞,聚力破解难点问题,更高层次上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共推动115个问题整改到位,整改金额28.92亿元,完善制度措施87项。
审计成效更加显著
坚持“边审计、边整改、边规范、边提高”工作基调,将“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实现“点上突破”向“面上施治”拓展,切实把审计监督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一是促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聚焦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绩效,从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增强预算管理能力、盘活财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促进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推动有关部门单位开展市级预算单位实有资金账户专项清理工作,收缴预算单位结转结余资金5.57亿元,通过支付项目资金、安排继续使用等方式统筹盘活使用资金3613.41万元。
二是推动政策措施落实落地。聚焦重大战略任务、重要经济领域、重点惠企政策,提出针对性建议,推动行业主管部门深挖机制性缺陷和制度性漏洞,推进行业系统治理能力提升,更好发挥政策带动作用。例如,开展的上合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情况审计,推动整合优化上合经贸综合服务平台贸易、物流、金融等功能,落实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开展的“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相关政策落实情况审计,推动制定惠企利民政策13项,督促1.3亿元就业创业补贴资金及时发放到位、惠及群众4万余人;推动出台青年人才安家补贴“即申即享”办法,督促兑现在青就业高校毕业生住房补贴336.15万元、惠及1458名人才。
三是保障重大项目建设。聚焦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攻坚行动、重大建设项目等,从加强重大建设项目管理、强化建管并重、建设成本管控、投资绩效提升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护航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通过审计整改,节约投资项目工程成本10.69亿元,推动完善攻坚行动相关政策和保障措施,加快项目推进,提高投资效益。
四是助力国有资产资源有效利用。聚焦市属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自然资源等,从加强资产运营管理、提高资产资源使用绩效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推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例如,开展的国有企业财务收支情况审计,推动相关企业优化资产配置,将4处房屋对外出租或办公自用、24处闲置房屋挂牌出租出售,促进收回房屋土地租金392.74万元。开展的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运行情况审计,推动加强对数字化资产的管控力度,将相关单位的13个信息系统入账核算,对6个系统23个功能模块进行建设完善,督促相关单位制定系统运行整改提升方案。开展的山水林保护和生态修复等审计,推动符合造林要求的区域按照技术规程组织荒山造林,完成337.3亩荒山造林项目验收。
下一步,将在青岛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聚焦高质量发展、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保障重大项目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规范权力运行等重点领域,加强审计监督,保障“两重”“两新”、提振消费、构建“10+1”创新型产业体系等方面政策落实落地,资金安全高效使用,推动投资项目提质增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不断完善审计整改体制机制,加大整改督促检查力度,会同主管部门对重点领域、重大政策措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等问题,适时组织整改“回头看”和跟踪检查,持续跟踪督办,确保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到位,持续做优做实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
全国基层党建网记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年是“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请问青岛市审计局在服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中做了哪些工作,有什么整改成效?
青岛市审计局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审计处处长周小波: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青岛市审计局组织全市审计机关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关于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四水四定”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各级关于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部署安排,聚焦土地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以及生态环境污染防治等领域,深入开展资源环境审计。我市在省内率先出台《关于建立健全青岛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意见》,为客观评价领导干部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提供依据,做到有章可循。
一是聚焦责任落实,促进提升更多优美生态环境产品。聚焦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情况,围绕山水林田湖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关注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效果,督促95个建设项目落实污染物替代指标,有效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量,促进领导干部切实履行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
二是聚焦耕地保护,助力守牢粮食安全。重点关注田长制、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落实情况,同时紧盯耕地开垦费、耕地占用税等资金征收情况,促进增收节支3400余万元,推动进一步强化耕地保护意识,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落实落地。同时,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立测绘地理信息与审计业务协作机制,围绕乡村振兴、自然资源资产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等重点领域积极协作,进一步提升大数据审计技术手段运用能级,促进自然资源资产节约集约利用。
三是聚焦水资源保护利用,促进水生态安全。近年来,先后开展水资源保护利用、山水林保护和生态修复等审计,沿着取水、用水、排水、再生水利用这一主线,对水资源保护利用进行全链条监管分析,促进加强计划用水管理、纠正违规取水行为,进一步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此外,我们还围绕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污水处理费征收等情况,促进收缴税费4000余万元。
四是聚焦绿色低碳政策落实,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审计,涉及相关主管部门及重点区(市),紧扣循环经济运转、产业转型升级、重点行业污染治理、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方面,反映政策落实、治理作用发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相关部门做好规划编制,完善“绿色门槛”会商机制,切实发挥财政资金绿色导向作用,服务保障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持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水生态安全、水污染防治、水土保持治理、再生水利用、污泥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等方面持续加大审计力度,推动审计发现问题整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以高质量审计监督助力美丽青岛建设。
(来源: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编辑:李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