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常怀爱民敬民之心,时时刻刻为村民着想。接地气、办实事,真心实意为村民排忧解难,把驻村帮扶当作走亲访友的亲情之旅!”今年元月份,在驻村帮扶动员会上,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三级主任科员、驻村队长于波的铮铮誓言。一年来,他带领驻村工作队紧紧围绕驻村任务目标,秉持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初心使命,以实绩彰显作为,以实干诠释担当,用辛勤努力,换来群众的认可和好评。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浩以派出单位
“恳谈日“活动为契机,到村与驻村干部、党员群众恳谈,协调部门帮扶工作。
(一)持续坚持支部建设,发挥“双委”带头作用,提升组织战斗力。
工作队进驻之初,于波发现基层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渠道不畅,党员干部的主动作为劲头不足,为此,实施了“干部包片、党员联户”工作机制,构建了“党支部+党员+群众”的包联制度,将全村176户划分为五个网格,每名“双委”担任一名“网格长”,实行“双委”包联党员、党员分包入户,每名“双委”成员联系4名党员,每名党员包联9户村民,确保所有群众都有党员分包联系。包联党员每月至少走访一次联系群众,随时了解群众需求和困难,及时化解邻里矛盾纠纷。此外,为全面改善村庄人居环境,由各网格长带头,组织党员志愿者和包联群众集中清理村内杂草杂物。当好自家环境卫生的“第一责任人”。在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提升,生活环境更加干净整洁。
村里办公条件较差,仅有一台电脑,因为配置太低,大大影响办公效率。于波和队员商量后,缩减开支,省下办公经费,为村先后配备了空调、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施并更换了办公桌椅,确保了村务工作的正常进行,切实强化了阵地建设。
为切实提升支部活力,他和“双委”长远考虑,认真培养、选拔年轻后备干部,吸收大学生和优秀青年参与到村务工作中来。今年以来,支部为村培养了三名入党积极分子并按期转正一名党员,为组织输送了新鲜血液。
在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方面,于波始终将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作为抓好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经常性的开展组织生活,每月固定一天开展主题党日,突出党性锻炼。建立党员微信群,对14名外地务工党员,线上发布活动信息、有关通知和学习资料,随时在群里进行学习讨论、交流学习心得。此外,对7名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开展送学送教服务,使组织生活常态化,进一步提升了支部的凝聚力。
“工作队进驻以后,支部活动比之前开展的更经常了,内容也更丰富了。党员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了。”支部籍书记由衷说道。
驻村工作队队长于波到老党员家中“送学送教”
(二)持续坚持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提升村民“满意度”。
“要想做好驻村工作,首先要和村民交朋友,用心做好入户走访,‘说农民的话,让农民说话’,村民相信你,才会愿意和你说实话,你才能掌握村民的所思所想。”于波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通过这种做法,他了解到村民的急难愁盼,真情为群众解决了实际困难。
“夜间出门再也不用摸黑了。路灯亮了,我们的心也跟着亮了!”村小卖部的李大嫂和几位老人谈论着村里的变化。之前,村里主要街道安装的是普通电力路灯,由于线路老化,照明亮度低,给村民出行带来不便。于波和队员经过实地调查走访,了解盲区暗点、掌握照明实际,结合“双委”现场制定提升方案,在短短一周时间内,成功安装了30盏太阳能路灯。新能源路灯白天蓄能,晚上照明,并能遥控控制开关。晚上出门散步的村民也越来越多了。在方便村民出行的同时,也成为村里一道风景,为村民送去光明和温暖。
为切实推进村庄绿化,他和队员积极主动和相关单位对接,争取桃树、山楂、梨树等树苗,发动党员和志愿者种植到房前屋后的空闲地,既美化了环境、又绿化了村庄。
针对村里留守老年人多这一特点,他和村“双委”邀请了豫剧团到村开展为期五天的送戏下乡活动,既丰富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也浸润了村民心田,获得村民一致好评。此外,在春节、“七一”、重阳节等时间节点,开展关心关爱活动。对老党员和困难群众走访慰问,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村民家中。
八一前夕看望慰问老党员
(三)持续坚持问题导向效,提升村民“获得感”。
“借力发力,事半功倍!”于波深深感到要做好驻村工作,单凭三名驻村队员的能力是远不能及的。为此,他紧紧依靠派出单位的力量,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以“交流日”和“恳谈日”为契机,邀请派出单位主要领导定期到村协调帮扶工作,破解任务难题、推进项目开展。
进村路是一段不到四百米的主街道,两侧墙体是2014年粉刷的,因为时间太长加之风吹日晒,墙面成片脱落、斑驳不堪,影响美观,甚至个别村民在迎娶办事时,因为找不到一段干净整洁的街道,感到“难为情”。在掌握民情实际后,于波打算重新外墙刮闯、喷漆美白,但是,苦于村里“囊中羞涩”,暂且搁置。在四季度“恳谈日”上,他向派出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浩提出想法。没成想,建议一提出,立即得到领导的大力支持,当即拨付足额资金。仅一周的时间,不单单主街道,包括支巷胡同都进行了延伸美化。驻足远眺,白墙灰瓦的建筑中,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干净而整齐。昔日的“旧貌”换了“新颜”。
大沟港村养殖户多,但是多年来,因为动物防疫知识欠缺,导致牲畜疾病多、产量不高。了解到这一情况,于波和队员从农业农村局请来养殖专家,进行专题培训,普及“防疫接种,科学管理”的知识,手把手现场指导养殖户建立常态化监测机制,定期对养殖场、屠宰场等场所进行消毒,消灭疫病传染源,最大限度防止疫病传播,促进村民增产增收。目前,牲畜常见病得到及时常规治疗。“我干了十五六年的养殖,之前总感觉在防疫方面方法少,对一些疑难病无从下手,甚至都有转行不干的想法,通过跟专家学习交流,真正做到了对症下药,也增添了干好的信心!”
“从干部作风到村容村貌都有了可喜的转变,党员干部在村里的威信提高了不少!”有五十年党龄的李大哥拍手称赞。(通讯员 杨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