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江苏讯(通讯员 丛春梅 顾俊)5 月 19 日的午后,阳光温柔地洒在如东大地,七旬老人樊文明站在如东畅行公交 856 车队的办公室里,颤抖着双手,紧紧握住失而复得的手提包,眼眶泛起了激动的泪花。这场仅用半日便完成的爱心接力,恰似一股暖流,流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生动展现了如东公交人镌刻在骨子里的职业担当。
时针拨回到当日上午 9 时 45 分,步履匆匆的樊老先生乘坐 208 路公交车抵达苴镇站。下车时,他全然未察觉,那个装有 3000 元现金以及身份证、社保卡等重要证件的手提包,悄然遗落在了座椅缝隙中。而此时,完成班次任务的公交驾驶员王青松,像往常一样,开始对车厢进行细致的例行检查。目光扫过座椅时,一个未闭合的包裹映入眼帘,他上前打开查看,发现里面的现金,心中没有丝毫杂念,第一时间便将情况上报给了车队。
车队长徐凯与工作人员迅速行动起来,小心翼翼地清点包裹内的物品,除了那 3000 元现金,还有多张关乎老人生活方方面面的重要证件。“必须尽快找到失主!” 徐凯当即做出决定。凭借着证件上的信息,车队工作人员争分夺秒地展开联系工作。
“接到电话时,我急得直冒汗,这些证件补办起来实在是太麻烦了!” 樊老先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是心有余悸。当天下午,他顺利领回了自己的财物,难掩内心的感激,特意在意见簿上留下了饱含深情的致谢话语。面对老人的称赞和同事们的夸奖,从业多年的王青松只是微微一笑,语气平淡却坚定地说道:“保障乘客财物安全,这不过是我的基本职责罢了。”
车队长徐凯进一步向我们透露,公司始终将职业道德培训放在重要位置,定期开展相关学习活动,同时建立起一套完善的 “发现 - 登记 - 追踪” 全流程机制,正是这样严谨且温暖的制度,让每一件遗落在公交车上的物品,都能踏上回家的路。
这场看似寻常的 “完璧归赵”,实则是城市文明最生动的缩影。在如东的公交车厢里,公交驾驶员们日复一日地践行着职业操守,他们手握的不仅是方向盘,更是对乘客的责任与关怀;他们传递的不仅是交通服务,更是承载着一座城市流动的温情,让每一位乘客都能感受到如东这座城市的温度与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