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青岛讯(吕勇进 通讯员 立新)初夏的青岛即墨区龙山街道经济开发区,高楼耸立、绿树成荫,彰显着发展活力。园区内中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5楼会议室里生机盎然、气氛热烈,大家紧紧围绕“产业链融合发展”进行着热议。
日前,青岛市新型建筑工业化协会产业融合发展座谈会在这里召开。
协会副会长、即墨建筑业协会会长、中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学浩首先发言。他说,增量缩减早已显现出常态化趋势,基于此,即墨建筑业在区行业主管部门指导下,整合营上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即建集团有限公司等产业链企业,成立了中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着眼“立足青岛、辐射山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秉承“聚力赋能、合作共赢”理念,致力于建设集新型基础设施、建筑产业投资运营、绿色装配式建筑体系及新材料等科技研发为一体的新型建筑产业平台,打造一流现代建筑产业服务运营商。几年来,经过创新探索和实践积累,“助力产业革命,领航产业发展”品牌效应已经彰显,具有即墨特点、符合建筑产业链持续健康发展的“中即模式”正在成熟。
青岛义和钢构集团有限公司综合部经理李新朋分享了企业逆势而进、挖潜拓展的奋进足迹。公司于2016年第一个在山东省钢结构企业建立了院士工作站;2017和2018年连续被评为山东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北汽新能源汽车(青岛基地)荣获中国钢结构金奖;潍柴(青岛)高端海洋装备制造中心荣获山东省钢结构金奖;承建核电类项目内部结构模块工程,在新能源领域取得突破;金口幼儿园是青岛市第一个EPC项目学校;即墨二十八中东校区、海阳毛衫综合楼是高层装配式建筑项目;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济南黄河体育场、济南遥墙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等是大跨度建筑项目的典型;天津光华外语学校、赛轮(沈阳)轮胎二期项目、长安汽车(重庆生产基地)是走出省域项目的代表作。公司集设计、研发、制造、销售、安装于一体并成功上市,可承接轻钢、重钢、大跨度空间结构工程,已在4大业务板块承建了1700多个项目,并拥有多项专利和知识产权,参与了多项省市标准的编制。
山东伯宁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纪玉涛是“双碳”、节能技术与数字化应用领域的专家。他介绍说:2015年成立以来,致力于节能减碳环保、建筑数字化的研究创新,改进传统用能局限,紧跟智慧用能新方向,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将软件与硬件、服务与客户深度融合,挖掘建筑体系运行、安全、控制等多维度业务潜力,赋能物业运维,形成数字化运维管理的解决方案,成为节能审查、绿色建筑咨询与评价的运营商。并表示,积极在以上领域为会员单位提供优质服务。
企业家们的精彩发言,引发了与会人员的诸多感慨,大家纷纷发言,畅谈感想期望,并达成以下共识:新型建筑工业化行业企业要适应时代的召唤,在建筑增量缩减的情况下,积极响应国家战略,积极投入城市治理、老旧小区改造、新能源、风能发电、低空领域的服务运维。运用数字化手段,优化提升“老行当”,积极拥入新赛道。积极发挥协会平台作用,整合优良产业,推动优势互补,形成“内循环有活力”。同时,拉手并肩、抱团取暖,“借船搭车”、出省跨洋,形成“外循环有坦途”。
受协会会长夏世群委托,协会秘书长单提宏主持了本次座谈会。协会东部片区部分骨干会员企业领导和即墨区主管部门、建筑业协会相关人员应邀参加了座谈。协会副秘书长曹西晨等参加了本次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