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滚动新闻

综合报道

江西德安"兵支书"易有良:让“宝山”变“金山”的振兴良策

浏览:79425 次 发布时间:2025-07-21 09:16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易有良的身影已出现在宝山村的田埂上。这位退役军人出身的村支书,1999年入伍,2003年入党,曾在部队服役16年。2018年,他响应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聂桥镇党委号召,毅然放下个人高薪事业,回到家乡担任村主任,随后到2021年担任村支书。如今,“兵支书”易有良的战旗,已深深插在了宝山村振兴的前沿阵地。

铁纪柔情,做党建事业发展的带头人

“部队教会我,规矩是战斗力的基石。”易有良的治村方略,带着鲜明的军人烙印。

2021年之前,宝山村集体经济长期停滞在三十万元,村民信任逐渐缺失。“刚开始想得太简单了,实际上村里要发展到处是突发困难,整个人压力很大, 但是军人哪有退缩的道理,必须做下去!”

“人要变,事才顺”,他上任村支书后,格外注重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决心下狠功夫规范村级管理。易有良逐个筛选村内青年才俊,吸纳有志有能力的人员充实干部队伍,增强组织战斗力。村务公开栏也不再是摆设,严格履行“四议两公开”,每一笔收支都晒在阳光下;村部议事室里,通过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会议、“一事一议”等制度,大事小情有了透明讨论的舞台。

他常说:“乡亲们信我,我不能让这份信任蒙尘。” 大小矛盾被化解,村民心气顺了,发展合力悄然凝聚。在“兵支书”易有良的引领下,自2021年开始,宝山村连续5年获得聂桥镇“综合考评第一名”,2021年新农村建设中更是拿下德安县榜首,还在2023年获得江西省乡村振兴示范村荣誉。

产业突围,做集体经济发展的领路人

宝山村的青山绿水,曾是易有良眼中亟待开发的沉睡“富矿”。他深知,“无产业,振兴便是空谈”,为此上任初期他便开始潜心谋划宝山村的发展路径。

刚当选党支部书记,他就带领干部四处取经,坚持在村部向书本学,每周例会上交流经验,在村部外向群众学,深入到所有老党员、致富能手、困难群众中,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全面了解群众所需,逐步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出“优化产业结构+培育产业支柱+扩大村林场资源”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方案。

为实现既定目标,易有良将目光锁定于脚下的土地与头顶的阳光,握紧三大“金钥匙”打开宝山村致富大门。

一是稻虾共作,绿田生金。易有良在2021年到湖北省黄梅县招引客商前往宝山村投资稻虾共作产业,同时围绕本地千余亩农田集中开阔、水资源丰富的特点,通过村合作社集中流转土地1600亩,鼓励人才返乡创业以及群众加入。“这个想法实施的初期还遭到大多数村民的反对,觉得赚不了钱,后来通过邀请大户参与,镇村来作担保,才稳住大家的心。”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打造了900亩稻虾共养田,使村集体经济收入得以达到115万。

二是品牌联村,茶兴民富。针对宝山村民偏保守的想法,易有良力排众议,以村集体的名义在毗邻永丰村红色农旅综合产业园承包土地57亩,用于种植黄金芽茶叶,通过劳务用工及产业分红,村民人均收入增长2000余元,部分收益还用于公益性事业。

三是红色农旅,为民谋福。易有良与村“两委”抓住农旅融合黄金期,在2020年成功为本地博阳河景区创建德安县唯一一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此后还争取扶持资金200余万,以“红色+生态”特色化模式为主线,重点打造“何奎光烈士故居”,建成聂桥镇革命烈士纪念广场,构建出一条完整的红色教育小游园路线,每年为30万人次的游客提供红色文化、农事体验、农耕文化等活动内容,打通了农业与红色旅游的资源壁垒。周边85%的村民则通过土地流转、劳务用工等多形式、多渠道、多方式参与进来,成为农旅发展的受益者。

民心所向,做美丽村庄建设的指引人

易有良明白,发展的温度最终要看村民的笑脸。宝山村地处山区,道路是村民心头的“堵点”,他多方奔走,硬化路最终通到了最偏远的小组,顺利实现了全村道路100%硬化,30%道路白改黑,还打造了7.2公里特色彩虹旅游公路。

更让村民欣喜的是,他带领村“两委”坚持以环境整治为突破,开展“三清”“四修”“五化”活动,在两年时间里改厕210余户,回填旱厕100余户,使工作在全镇率先完成,文明新风悄然浸润山村。

路过村口新修的“颐养之家”,总能听到老人们的爽朗笑声。村民祝婆婆感慨:“以前农闲时,大家不是打牌就是闲聊,而现在村里经常组织活动,学政策、听讲座、看电影,生活充实多了!”除此之外,还有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公共服务设施,助推广大村民参与到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和学习中去,在2025年5月,宝山村因此获得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的殊荣。

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中,易有良的初心使命与在部队里习得的优良作风一脉相承,从保家卫国的战场到乡村振兴的新阵地,始终保持着冲锋的姿态,他先后荣获九江市“新时代赣鄱先锋”“一心为民好支书”等荣誉。他说:“脱下军装,我还是个兵。乡村振兴这场硬仗,我绝不能当逃兵!只要在这个位置上干一天,就要干好一天,继续发挥退役军人的示范带头作用。”

当问及未来,易有良望向远方的稻田:“乡亲们对好日子的盼头永远没有终点,我们还得往前奔,今年要做大做好稻虾共养、茶叶种植、蛋鸡养殖、红色农旅等产业效益,让宝山的‘宝’字,真正变成家家户户握在手里的金钥匙!”

文/图 张自成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江西德安"兵支书"易有良:让“宝山”变“金山”的振兴良策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