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青岛讯 7月26日,将迎来第三个青岛工匠日。2025年青岛工匠日系列活动的举办,对于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深入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具有重要意义。7月23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青岛工匠日系列活动有关情况。青岛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邹杰,青岛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新闻发言人李丽,青岛市总工会党组成员、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张恩刚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
工匠是具备精湛技艺、追求极致品质的专业人才,以工匠为代表的产业工人队伍是技术落地的实操者、工艺突破的创新源、产业升级的“技术脊梁”,他们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注入中国制造,标注着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的厚度、高度和可持续度。自2023年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设立“7.26”青岛工匠日以来,我们共同见证了工匠精神在岛城大地生根发芽,工匠人才硕果累累,特别是去年9月,许振超荣获“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职工创新创造成果在生产一线竞相涌现,一支门类齐全、梯次合理、技艺精湛、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队伍初见规模,驱动岛城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起势,向高端制造业名城加速迈进。
2025年青岛工匠日系列活动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聚匠心 强品牌”为主题,聚焦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工匠人才,聚焦服务“10+1”创新型产业体系等重点产业发展,设置“匠誉盛典”“匠承薪火”“匠技赋能”“匠智论道”“匠育未来”“匠星闪耀”六大板块活动,推动工匠精神系统融入并赋能于产业升级、品牌塑造、创新生态和文化基因等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多维领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注入强劲动能。
下面,就本届“7.26”青岛工匠日系列活动的主要特色作简要介绍。
高品质打造“匠誉盛典”,以尊崇礼遇进一步引领职工技能人才与创新活力竞相涌现
定于2025年7月25日下午在青岛市市级机关会议中心三楼会堂召开青岛市2025年“7.26工匠日”暨职工创新创造大会,会上将公布2025年青岛(大)工匠、青岛手造工匠和“五位一体”职工创新创造成果,这些工匠和成果有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向重点产业倾斜(比如,今年培育的“青岛大工匠”100%来自重点产业,“青岛工匠”80%以上从重点产业涌现)。精心展播一批反映工匠人才攻坚克难、提质增效、技艺传承等方面的优秀文艺作品,并将活动融入中国工人大思政课篇章,以仪式感强化工匠荣誉感,以感染力深化工匠精神传播力,着眼重点产业发展、行业急需工种、企业紧缺人才,激励劳动者争当工匠人才;着眼发展新质生产力,激励广大职工积极创新创造,让尊崇工匠的氛围转化为技能提升的自觉、创新创造的热情,凝聚成推动城市产业升级的强大合力。
高覆盖推进“匠承薪火”,将“匠心匠品”理念进一步刻入城市基因
走进全市各级党政机关、重点企业与职业院校,精选一批代表青岛制造业、海洋经济、传统工艺等重点领域品质水准的工匠典型,以全景沉浸、深度互动的创新宣讲模式,生动展示其突破技术壁垒、守望传统技艺、铸就知名品牌、打造品质标杆的赤诚匠心,通过榜样力量的感召与真实叙事的张力,引导全市职工群众深刻感受“匠心匠品”的磅礴伟力,在各自岗位上以工匠精神履职尽责,把精密操作的严谨、精益求精的追求、守正创新的魄力融入日常工作,转化为产品品质的提升、服务效能的优化与创新成果的涌现。
高水平实施“匠技赋能”,用技能共享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生态
深化“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系统梳理我市工匠人才服务“资源清单”,征集企业问题“需求清单”,组建多层级“先模服务队”,搭建“菜单服务+定向配送”赋能模式,深入企业一线精准化开展技术服务、精神宣讲、培训赋能、协同攻关等活动,架起工匠、企业、职工技术协同合作的平台桥梁,协同解决行业性技术难题,构建技术共享、协同创新的良性生态,推动高素质工匠人才优势从“技术支撑”升级为“产业生态赋能”,为产业集群式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注入“工匠动能”。
高层次举办“匠智论道”,让工匠智慧进一步点亮“工匠之城”跃升之路
聚焦“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十大现代服务业、“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等重点产业发展,邀请杰出工匠代表和专家学者面对面对话,深层次剖析工匠培育与城市发展的内在机理,探讨工匠精神、工匠人才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中关键作用,提炼可复制的“工匠赋能产业发展”的实践路径,形成助力重点产业突破升级的对策建议,让“论道成果”转化为“发展实效”,为优化产业布局和建设“工匠之城”提供智慧支撑。
高标准赋能“匠育未来”,向青少年群体进一步厚植“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理想信念
面向全市大中小学生,通过“1234”教育模式(即共上一堂思政大课;走进市劳模工匠展示馆和工人运动纪念馆两处教育基地;组织劳模工匠进校园、思政名师进企业、大中小学生进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等三项研学交流;开展演讲、征文、绘画、原创文艺作品等四项竞赛),将劳模工匠的创新故事、劳动价值与技能传承融入青少年教育体系,推动劳动教育从课堂走向实践,从理念转化为行动,在青少年群体厚植“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理想信念,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时代新人,为驱动城市产业升级储备青年“生力军”。
高协同营造“匠星闪耀”,把工匠精神进一步汇聚成指引高质量发展的璀璨星河
整合广播电视、报刊等主流媒体,微信、抖音等新兴媒体及公交枢纽、城市地标等公共传播载体,构建全域联动、多维渗透、沉浸体验的工匠精神宣传矩阵,网上网下协同,工会媒体与社会媒体协同,深度传播工匠群体在服务高质量发展、突破“卡脖子”技术、赋能品牌跃升等方面的突出成就与典型经验,全方位彰显工匠对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作用,让“工匠故事”成为城市热谈、“工匠精神”成为社会共识、“工匠价值”成为行动指引,把每一颗“匠星”的微光汇聚成指引城市高质量发展征程的星河。
工匠是品牌根基永续的核心支撑,是城市硬核发展的内生动力。以“聚匠心 强品牌”为主题举办系列活动,不仅是青岛市对技能人才的礼赞与致敬,更是以工匠精神夯实“品牌之都”产业根基、以工匠力量激活“工匠之城”发展动能的生动实践。
本届“7.26”青岛工匠日系列活动在延续往届工匠日“全域联动、全民参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彰显工匠人才地位,通过各板块活动的叠加效应,真正让工匠人才站上城市中心位,进一步提升“工匠之城”辨识度和吸引力;更加注重弘扬工匠精神,通过全域宣传宣教,引导全市人民增强对劳动价值、技能报国、实干兴邦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注重释放工匠价值,通过发挥工匠人才技术技能、创新创造、示范引领等资源优势,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力提速,为青岛高质量发展铺就人才和技能基石。
将以举办2025年“7.26”青岛工匠日系列活动为契机,把“聚匠心”的系列举措转化为“强品牌”的坚实支撑,让工匠日成为连接“工匠精神”与“品牌价值”的纽带,让“青岛工匠”成为与“青岛品牌”共生的城市名片,持续完善工匠培育、技艺传承、品牌赋能的长效机制,团结引领广大产业工人打头阵、当先锋,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来源: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编辑:李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