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党建理论

基层党员要答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的“必答题”

浏览:75843 次 发布时间:2025-10-20 14:21

党的创新理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旗帜,基层党员作为理论落地生根的“最后一公里”践行者,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答好理论学习的“必答题”。这不仅是强化信仰之基、提升履职能力的内在要求,更是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服务群众美好生活的实践需要、迫切需要。

一、答好“必答题”,就要充分认识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重大意义

(一)讲政治同步共振的需要

党的创新理论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的集中体现,学习理论的过程本质上是与党中央保持政治同频的过程。基层党员身处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只有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才能在复杂环境中保持政治清醒,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不折不扣落实。

(二)办实事为民服务的需要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而实践的出发点是人民群众的需求。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创新理论始终贯穿着人民至上的立场。基层党员通过学习理论,能够更精准地把握群众期盼,将“纸面理论”转化为“惠民举措”。

(三)顾大局尽职履职的需要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唯有以党的创新理论为“导航仪”,才能在服务大局中找准定位。无论是推动共同富裕、防范化解风险,还是统筹发展与安全,都需要理论提供方法论支撑。在基层产业发展中,党员干部运用新发展理念指导特色产业培育,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群众增收,正是理论指导下履职尽责的生动实践。

二、答好“必答题”,就要精准聚集党的创新理论的关键点位

(一)突出问题导向,破解基层实践难题

理论学习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解决问题上。当前基层工作面临“治理精细化不足”“服务供给不均衡”等挑战,需以党的创新理论为“钥匙”打开破题思路。针对“社区治理碎片化”问题,可运用“共建共治共享”理论构建“社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公司—志愿者”协同机制,实现资源整合与效能提升。

(二)运用智慧方法,提升理论学习质效

传统“念文件、划重点”的学习方式难以激发内生动力,需创新“理论+载体”模式:分层分类学:针对农村党员、社区党员、两新组织党员等不同群体,设计差异化学习内容,如农村党员侧重乡村振兴政策,社区党员聚焦基层治理案例;数字赋能学:利用“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等平台,打造“指尖课堂”,结合短视频、情景剧等形式增强理论吸引力;实践体验学:通过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先进典型访谈等沉浸式学习,让理论从“书本”走向“实景”。

(三)落实严格标准,确保学习走深走实

理论学习不能“走过场”,需建立全链条保障机制:量化考核标准:将学习时长、笔记质量、理论测试成绩等纳入党员积分管理,与评优评先挂钩;常态督导机制:党支部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定期检查学习进度,开展“学习标兵”评选;效果转化标准:要求党员每月提交“理论应用清单”,明确理论指导下解决的具体问题,杜绝“学用两张皮”。

三、答好“必答题”,就要全力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坚持理论学习要联系实际落实。找准实践切入点:基层党员需立足岗位职责和工作实际,将党的创新理论与基层治理、民生服务、产业发展等具体领域深度融合,避免“学用脱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主动回应群众关切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理论学习带来的实际成效。注重实践总结提升:形成学以致用的良性循环,在运用理论推动工作的过程中,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反思不足,将实践案例提炼为可复制的方法路径,实现“学习—实践—总结—再学习”的闭环提升。

党的创新理论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指导实践的“指南针”和“方法论”。基层党员唯有以“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态度,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才能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答出高分答卷,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绽放出璀璨的实践之花。(江西 李国样)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基层党员要答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的“必答题”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