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青岛讯 10月19日,由菜鸟无忧(青岛)分公司主办的“智汇岛城,职启新程——科技赋能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启航仪式”在青岛成功举办。活动积极响应国家“稳就业”“保就业”政策,聚焦“科技+就业”的深度融合,汇聚政、企、校多方力量,共同探寻AI时代下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新路径。菜鸟无忧董事长兼总裁袁军、副总裁蒋青山、菜鸟无忧青岛分公司总经理董京国等管理层悉数出席,与各界代表深入交流,以实际行动彰显了公司对山东地区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与责任担当。
政企校齐聚,共筑就业服务新生态
本次活动获得了众多高校与企业的高度重视与鼎力支持。
高校方面,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山东航空学院、山东艺术学院、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交通学院、青岛农业大学等校方代表齐聚现场。他们不仅带来了关于人才培养的前沿见解,更充分体现了对学子职业发展的深切关怀。
企业方面同样阵容鼎盛,山东高速集团、山东人才集团、华电集团、海信集团、中国移动青岛分公司、华夏基石集团等企业嘉宾悉数到场,分享了前沿的岗位需求与用人标准。
此次政企校的紧密联动,为构建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要素为基,拆解就业核心影响变量
在大学生实习就业主题分享环节,菜鸟无忧董事长、总裁袁总首先围绕影响就业的四大关键要素——专业、学校、学历和毕业时间,进行了系统梳理与精准指导。
专业方面,袁总指出,专业并不等于职业定式,应围绕“专业名称、专业相关、专业类别、专业不限”四个关键词拓宽求职视野。例如,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不仅可报考电力系统,也可积极尝试军工类央企等跨领域优质机会。
学校背景,更多影响网申阶段的通过率,袁总建议学生采取“多投多报”策略,以增加求职机会,避免因目标单一而受限。
学历层次,主要关联就业城市选择与岗位类型,但并非绝对门槛。袁总强调,即使是优质单位也同样招聘专科生,笔试与面试表现往往更具决定性。
时间规划,袁总提醒学生就业准备应至少提前一年启动,重点提升如四六级成绩、实习经历等“6个优先”条件,才能有效把握机遇,避免因准备不足而与心仪岗位失之交臂。
以破局为要,攻克求职四大关键难关
此外,袁总指出,成功就业需系统突破“四大难关”:突破“人岗匹配关”,需明确目标单位并紧盯招聘动态;打通“信息获取关”,需拓宽多达433万个招聘岗位的信息渠道;夯实“能力提升关”,需针对性弥补简历与笔面试短板;实现“认知突破关”,关键在于破解求职中的“信息差”与“技巧差”。他强调,求职应以专业为锚点,理性看待学校与学历,充分准备是降低就业难度的根本。
未来,菜鸟无忧青岛公司将立足青岛、辐射山东,致力助力全省学子提升就业竞争力。活动现场,就业指导专家张总分享的“科技+专业”双擎驱动模式,将数字化工具与专业指导深度融合,重构了就业服务流程,实现了从“传统线下”到“数字赋能”的转型,将“科技赋能就业”的理念转化为可落地的实践。
“就业服务全流程数字化”模式,实现了从职业认知、简历优化到岗位智能匹配的全环节覆盖。该模式以数据驱动为核心,有效提升了求职效率与岗位匹配精准度,获得了各界的广泛认可,被誉为推动青岛各区县实现“稳就业”“保就业”目标数字化升级的可行路径,切实解决了大学生在求职中常面临的“就业信息不对称”与“职业规划不清晰”等核心难题。
多方协同,搭建高质量就业服务矩阵
活动中,政企校三方协同发力,共同表达了对推动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高度关注与实践探索。校方代表首先就“就业形势与政策”进行深入解读,为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与落地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菜鸟无忧则通过分享品牌发展历程与成功案例,系统展示了如何以专业服务能力承接并落实各项就业促进政策。
尤为引人关注的是,菜鸟无忧学员现场分享了成功入职央国企的实战经验与心路历程,与就业专家所展示的全流程服务体系形成有力印证,使在场青岛学子直观感受到“科技+专业”双擎驱动就业服务模式的切实成效与独特价值。
本次启航仪式成功打破了各方壁垒,从政策解读的方向指引,到科技赋能的效率革新,再到校企协同的合力并举,共同构建起一个校企协同、产学研融合的就业服务新生态,形成了“政策—培育—就业”的完整赋能闭环。
我们坚信,唯有持续汇聚多方资源,以数字工具破除信息不对称与职业规划模糊的堵点,才能真正帮助每一位学子找准职业方向,实现个人价值。未来,菜鸟无忧将继续深耕大学生就业服务领域,以专业为根基,以科技为翅膀,助力广大学子在求职路上少走弯路、顺利启航,成功开启人生新篇章。
(来源:菜鸟无忧青岛分公司)
编辑:李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