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青岛讯(通讯员 田希海 夏勇)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系统,有一位将军人本色融入血脉的退役军人。他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国旗护卫队的一员,以青春之躯守护国旗尊严;退役后,他扎根基层岗位,用实干践行拥军使命,以担当续写奉献篇章,他就是退役军人王超。
耳濡目染承家风,矢志军营逐梦行
王超,2000年出生,父亲是浙江杭州武警总队退伍老兵。自小在军营家风的熏陶下,父亲身上坚毅果敢的品格与深沉厚重的家国情怀,在他心中深深扎根。“参军入伍、为国效力”,不仅是父亲的嘱托,更成为他从小到大坚定不移的人生目标。
2018年7月,尚为学生的王超得知征兵消息后,第一时间报名应征,同年9月顺利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新兵营,正式开启军旅生涯。仪仗兵的训练,是对意志与体能的双重淬炼,“站功、走功、持枪功”三大科目,每一项都需以“超标准、严要求”打磨。为练站功,他每天坚持4小时军姿,贴着墙壁、迎着烈日,目光锁定前方不眨眼;为练走功,他用尺子量步幅、用秒表卡步速,日均训练步数达25000步;为练持枪功,他手握礼宾枪,虎口被反复拍裂仍咬牙坚持,只为追求队列动作“一条线”的极致精准。
为保障升旗仪式46秒的完美呈现,他们每天凌晨3点起床准备,即便寒冬腊月,5点也准时投入训练。凌晨的训练场,总有王超反复打磨队列动作的身影;夜晚的宿舍里,他常对着镜子揣摩姿势要领,手臂摆动的角度、正步落地的力度,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往往要重复成千上万次。这份超乎常人的执着与刻苦,让他在2019年2月的新兵考核中脱颖而出,成功进入无数军人向往的仪仗大队国旗护卫队,成为一名光荣的五星红旗守护者。
护卫国旗担使命,重大任务显担当
国旗,是我们国家的标志与象征,代表着我们伟大祖国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每一次升旗,都是对国家尊严的捍卫;每一个动作,都代表着军队的形象。”加入国旗护卫队后,王超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自己立下更严苛的标准。2019年3月12日,他迎来军旅生涯中第一次正式升旗任务。当国歌奏响、国旗冉冉升起的那一刻,所有的汗水与付出都化作了无上荣光,齐步、正步的每一个动作,都凭借日复一日的严苛训练形成“肌肉记忆”,精准呈现、分毫不差。
2019年5月,凭借过硬的综合素质与拔尖的训练成绩,王超被选拔进入仪仗大队教导队参加骨干培训,系统学习队列指挥、战术教学、思想教育等专业内容。这段经历不仅提升了他的组训能力与管理水平,更让“传帮带”的责任意识深深扎根。同年9月,培训结束的他回到国旗护卫队,直至2023年9月退伍,5年间始终坚守岗位,累计参与1400余场天安门升降旗任务,以“零失误”的坚守,践行了“护卫国旗、重于生命”的铮铮誓言。
在国旗护卫队的岁月里,王超多次站上国家级重大庆典舞台,展现当代中国仪仗兵的风采。2019年,他身着礼服、昂首阔步,作为升旗方队一员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以铿锵正步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与人民的检阅;2021年,他全程参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典,以挺拔军姿守护现场秩序,成为庆典中一道庄严的风景线;此外,他还出色完成“8・1”授勋等多次重大仪仗任务。
因动作标准、姿态挺拔,2021年9月,王超被提拔为班长,并长期担任仪仗大队方队“左一路排头兵”,成为队伍行进中精准无误的“移动标杆”;此后,因综合表现优异,他被任命为陆军分队长,负责整个方队的口令指挥工作;2022年9月,凭借突出的组织管理能力,他继续担任分队长职务,不仅以身作则突破训练难关,更带领分队多次在大队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
荣誉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的坚守与付出。2019年,他以优异表现获评“优秀义务兵”并获中队嘉奖;2020年,凭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养荣获“四有士兵”称号及中队嘉奖;2021年,因任务执行出色获连嘉奖;2022年,因工作实绩突出,荣立班三等功——这些沉甸甸的荣誉,是对他五年军旅生涯最充分的肯定,更是他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见证。
退役转岗守初心,基层岗位建新功
2023年9月,王超褪去戎装、光荣退伍,但军人的底色从未改变。他选择加入青岛西海岸新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西部行政管理服务中心,成为一名机关办公楼安保人员,将仪仗生涯中熔铸的严谨作风、忠诚品格,无缝融入新的岗位。
日常工作中,他始终保持 “高标准、严要求” 的军人习惯:巡逻路线精准覆盖办公楼每个角落,确保无死角、无盲区;应急处置快速规范,面对突发情况总能沉着应对、高效处置;业务学习紧跟技能前沿,主动学习安防设备操作、应急救援知识,不断提升专业能力,有力保障了机关办公中心安全平稳运行。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王超心怀大爱、主动担当。他曾毫不犹豫捐款500元帮助贫困家庭,积极参与单位组织的 “慈善一日捐”“五・八人道公益日”等活动,用实际行动传递退役军人的温情与责任。此外,他充分发挥专业军事素养,主动承担起单位安保队员队列训练的重任。从立正、稍息、跨立等基础动作,到齐步、正步、跑步等行进科目,每一个动作他都亲自示范、耐心指导;为提升训练效果,他借鉴部队“小群体互助”模式,将队员分组结对,让动作标准的队员带动进度较慢的同事,在整个安保团队中营造出 “比学赶超” 的良好氛围。凭借这份执着与专业,王超在2023年荣获单位安保技术比武一等奖,2024年再获该赛事二等奖,用实实在在的成绩证明“退伍不褪色,转岗亦出彩”。
重披戎装续荣光,阅兵场上再担当
2025年3月,王超收到陆军预备役第五基地的专项任务函,邀他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接到任务的那一刻,他毫不犹豫答应:“能够再次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是我的荣幸,更是一名退役军人的责任。”
阅兵训练期间,王超再次发扬国旗护卫队“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传统,以最高标准投入训练。他与队友们一起,顶烈日、冒风雨,一遍又一遍打磨每个动作,从步幅、步速到队列整齐度,都力求精准完美。他常说:“阅兵场是展示国家形象、军队风貌的重要窗口,我们多一分努力,就能多一分完美,多一分荣光。”在他的带动下,所在方队训练热情高涨,训练成效显著,以昂扬姿态迎接历史性时刻的到来。
从怀揣军旅梦的青年,到守护国旗的仪仗兵,再到扎根基层的安保人员,王超的人生角色在变,但“忠诚、严谨、担当”的精神内核从未改变。他用五年青春践行报效国家的誓言,如今又以基层岗位的坚守、预备役的担当,继续书写敬业奉献的篇章。在平凡的岗位上,他始终以军人标准要求自己,用行动诠释着“无论身在何处,都要活出价值”的人生信念,在新的征程上奋勇前行,为新区发展、为国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