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基层党建

“科引深蓝 融合聚能”青岛海洋产学研协同创新产业化落地对接会成功举办

浏览:78968 次 发布时间:2025-05-13 10:56

本网青岛讯(通讯员 孙兵兵)5月12日,由中共青岛市委海洋发展委员会办公室、青岛市海洋发展局主办,海洋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青岛)、青岛国信集团、海洋科技大市场承办的青岛海洋产学研协同创新产业化落地对接会在青成功举办。来自高校院所、企业、金融机构等领域的100余家单位代表参会,共同搭建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桥梁,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协同。

办会模式创新:构建精准对接平台

此次对接会在办会模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聚焦务实导向,为产学研各方搭建了高效的交流合作平台。会议采用“开幕式+分领域沙龙”的创新模式。开幕式主论坛聚焦成果转化全链条,邀请政府部门、高校院所、龙头企业、金融机构解读政策、发布供需、分享经验。分沙龙则聚焦海洋电子信息、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现代渔业3个重点领域,组织供、需、要素多方精准对接,实现“领域聚焦、主体精准、需求明确”的深度交流。

会上发布的“43+70”首批海洋科技供需清单(43项研发成果、70项技术需求),经全市涉海单位征集、专家筛选形成,覆盖海洋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渔业等8大领域。同步配套80项金融产品清单,为成果转化提供“技术+资金”双支撑。分沙龙采用“供需单位主发布+合作伙伴响应”机制,定向邀请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海洋石油工程(青岛)等60余家单位,围绕海洋石油工程装备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海洋生物饮品功能性原料提取及去腥味技术、深远海养殖装备等产业痛点展开精准对接,提高合作匹配效率。

多元主体参与:汇聚海洋创新资源

会议吸引自然资源部北海局、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科研院校,青岛国信集团、海洋石油工程(青岛)、青岛明月海藻集团等龙头企业,以及财通集团、青岛融资担保集团等金融机构共100余家单位参与,覆盖“研发供给—产业需求—要素支撑”全链条。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发布“深海资源与环境多元观测数据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需求,中国海洋大学展示“固废基海洋骨料混凝土研发与应用”成果,青岛蓝色种业研究院介绍“三文鱼全周期养殖技术”,海洋科技大市场、青岛财通集团分别围绕技术交易平台建设、政府引导基金支持作专题报告,形成“高校院所出成果、企业提需求、金融机构强保障、服务平台搭桥梁”的协同格局。

三大核心成果:夯实产业创新基础

(一)发布首批供需清单,明确转化“路线图”

发布的“43+70”供需清单,整合全市800项研发成果、80项技术需求中的优质资源,经企业需求匹配、市场潜力评估后形成,涵盖“CH系列海陆钻井机器人”等12个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典型案例,“固体浮力材料制备技术、系列化海洋环境监测浮标”等研发成果,以及“深海养殖装备材料工艺、海洋药物原料提取技术”等关键需求,为联盟成员提供可视化对接指引,推动成果转化从“分散对接”转向“清单化导航”。

(二)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强化企业主体地位

会议凸显“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导向,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海洋石油工程(青岛)等院所、企业现场提出“深海脐带缆生产技术”“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等产业急需技术,青岛蓝色种业研究院、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等机构针对性展示种业育种、光纤传感等前沿成果,形成“需求牵引研发、研发服务产业”的良性循环。海洋科技大市场推出“全链条一站式”技术交易服务,青岛财通集团、青岛融资担保集团发布金融赋能海洋产业发展等政策,为成果转化提供平台支撑与资金保障,标志着青岛海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进入实体化运作阶段。

(三)促成实质合作意向,激活产业发展动能

会议期间,围绕海洋电子信息、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现代渔业三个领域的供需对接,促成16项合作意向。这些合作意向涉及海洋电子设备研发、海洋药物创新、渔业养殖技术升级等多个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一旦这些合作项目落地实施,将为青岛海洋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海洋产业实现迭代升级。

后续计划:常态化推进成果转化

(一)动态更新供需清单,精准匹配创新资源

依托青岛市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产研对接工作专班,建立青岛市海洋科技成果台账。通过定期调度更新和跟踪服务,确保清单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深入海洋领域科技型企业进行调研座谈,及时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推动供需双方实现更加有效的对接和精准匹配,为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开展常态化精准对接,深化重点领域合作

聚焦青岛“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持续组织小范围沙龙、技术路演、企业调研等活动,联合供方、需方、要素方协同推进,支持海洋电子信息“深海通信技术”、海洋药物“南极磷虾高值化利用”、现代渔业“深远海养殖工船装备”等关键领域技术攻关,争取形成一批新的合作项目落地实施。

(三)完善协同创新机制,优化产业生态环境

推动建设省级现代海洋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加快构建企业主导的海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通过搭建常态化对接平台,积极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 “四链合一”,形成“科技-产业-金融-服务-政策”的良性循环,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海洋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

此次对接会是青岛推进海洋科技创新的重要实践,标志着从“政策引导”向“实体化对接”的深化跨越。未来,青岛将以清单化管理、常态化对接、市场化运作为抓手,持续释放海洋科技潜力,加速形成“创新驱动产业、产业反哺创新”的良性循环,为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提供坚实支撑。

(来源:青岛市海洋发展局)

编辑:于琛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科引深蓝 融合聚能”青岛海洋产学研协同创新产业化落地对接会成功举办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