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青岛讯 在青岛市公安局崂山分局车管所,有这样一位女民警,她坚守车管服务窗口二十二载,见证了车管业务,从人工到智能的变迁,她用扎实的业务能力和细致的工作态度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贴心人”,她用温情服务架起了警民之间的“连心桥”,她就是崂山车管所女民警——董明波。
变迁创新,她是科技赋能的“践行者”
22年的窗口工作经历,让董明波见证了车驾管工作的逐步升级。“以前是手工开证,系统还没联网,但我们克服困难,宁肯我们民警多麻烦点,也让群众少跑腿。”董明波说,原来的一些车驾管业务需要联系上级办理,程序较多、耗时较长,董明波总是不厌其烦地为群众联系、沟通,尽最大努力缩短办理时间,让群众少跑腿。“现在好了,系统都联网了,我们的设备也都多次升级,”董明波自豪地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车驾管业务也在不断改革创新,许多业务由档案纸质存储升级成了自助机器办理,联网核查,数字化、智能化的进步,让崂山车管所成为了一个集业务受理、登记、缴费、制证多流程为一体的现代化“智慧”车管所。
与此同时,为了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董明波在学习中认真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努力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如今,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车管业务实现了“一证通办”、“一窗通办”、“网上办”、“掌上办”,科技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董明波积极引导群众使用自助设备办理业务,耐心解答群众疑问,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捷。
温情服务,她是群众眼中的“贴心人”
时代在变化,但不变的是董明波的那颗温情的心。车管所是公安机关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每天面对大量的办事群众,董明波始终秉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2024年6月,一名青年男子到车管所办理业务,董明波发现他神态很紧张,窗口的同事给他说了半天,他仍手足无措地想表达什么,无法与大厅人员正常交流。董明波赶忙上前,经了解,发现是该男子是一名听障人士,当天出门来办理业务忘记带助听器了,董明波赶忙用手机打字安抚他,在核实了他的手续齐全后,全程带领他办理完成了初次申领驾驶证的业务。
面对特殊群体,她总是给予极大的耐心和关怀,主动上前搀扶、耐心细致讲解、手把手指导操作,用真诚和热情温暖着每一位办事群众的心。经常有上班族为了不耽误工作时间,赶在车管大厅下班前几分钟前来办理业务,董明波理解他们的原因,从不催促拒绝,都会加班加点地办好每一项业务。
“群众来办事不容易,我们要将心比心,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帮助每一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解决他们的困难,就是我们每天最开心最自豪的事情。”这是董明波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办理业务时经常会遇到带着孩子来的宝妈,每次她都会主动帮忙照看孩子,让宝妈能更专心快捷地办理完业务;遇到老年人不会操作自助设备,她会全程耐心指导,直到业务办理完成。秉持着“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理念,她用温情服务,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言传身教,她是青年民警的“引路人”
在车管所工作二十二年来,董明波带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徒弟。她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服务技巧传授给年轻同事,教导他们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徒弟们遇到难题时,她总是耐心解答、悉心指导。徒弟毕吉许和赵龙龙提起董姐,纷纷赞不绝口。赵龙龙表示:“我是2019年加入到车管所工作,是董姐手把手把我带出来的,董姐的业务能力很强,指导我们工作很有耐心,对待办事群众更是热心细致,现在工作中有不明白的地方依然会找董姐请教,她总会给出好的工作办法与解决措施。”
来源:青岛市公安局崂山分局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