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河北省乡村振兴促进会“传承红色精神·赋能乡村振兴”主题活动暨文化乡建委员会成立大会,于革命圣地西柏坡革命纪念馆隆重举行。政府相关部门、高校学者、文化机构代表、非遗传承人、企业精英及媒体人士逾百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融合历史荣光与振兴使命的重要时刻。
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伟力
上午9时40分,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河北省乡村振兴促进会副会长张瑞海主持仪式。全体与会党员在党支部书记张习术的带领下,面向鲜红党旗,重温入党誓词,铿锵誓言响彻纪念馆,彰显着赓续红色血脉、担当时代使命的坚定信念。随后,全体代表怀着崇敬之情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一件件珍贵文物、一段段厚重影像,生动再现了“赶考”路上的峥嵘岁月,让与会者深刻感悟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初心,为乡村振兴汲取了强大的精神动能。
文化乡建启新章,机制人才双赋能
10时整,文化乡建委员会成立仪式正式启动。筹备组代表王新立首先作《筹备工作报告》,系统阐述了委员会成立的深远背景、核心宗旨与发展规划,强调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工程。河北省乡村振兴促进会副秘书长张习术现场宣读了同意成立委员会的批复文件。
在全体与会代表的见证下,激动人心的揭牌时刻到来。河北省乡村振兴促进会会长王留根与首任文化乡建委员会执行主任兼秘书长王新立共同为“文化乡建委员会”揭牌,标志着这一肩负文化赋能乡村使命的专业机构正式扬帆启航。大会宣布王新立当选委员会执行主任兼秘书长,孙宏伟、乔峰、张研、封东海当选副主任。
为凝聚高端智力支持,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戎建军同其他会领导为特聘顾问专家颁发聘书,组建起坚实的文化乡建智库,为河北乡村文化振兴注入强大智力支撑。
擘画“五维”蓝图,文化赋能兴乡村
王留根会长在题为《以文化之笔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文化是乡村生生不息的内生动力。委员会将立足河北沃土,深挖红色文化富矿与独特乡土资源,通过艺术介入、产业融合、人才培育等多元路径,积极探索‘文化+’振兴新模式,让河北乡村真正实现形神兼备、生机焕发!”
立足河北丰富的文化资源禀赋,委员会明确了五大核心行动方向:
1.资源活化固根基:系统建立乡村传统文化保护名录,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古村落、古建筑等文化遗产的永久性留存与创新性转化。
2.艺术介入塑空间:借鉴先进省份“艺术驻村”成功经验,引导艺术力量下乡,打造具有河北辨识度的乡村特色文化空间与美学地标。
3.产业培育强动能:深度融合“农民画、特色非遗、文创设计、乡村旅游”等元素,孵化培育新业态,擦亮叫响河北乡村文化品牌。
4.人才下沉添活力:创新推行“文艺村长”等制度,引导优秀文化人才下沉一线,大力培育扎根乡土的文化带头人队伍。
5.惠民服务润心田:着力构建乡村“15分钟艺术生活圈”,常态化开展高品质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农民精神世界,提升乡村文明程度。
未来,委员会将率先打造3-5个省级文化乡建示范村,并积极筹办“河北乡村文化节”、“非遗创意设计大赛”等品牌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能。
西柏坡再出发,共绘赶考新答卷
王留根会长在总结中向全体成员发出号召:“让我们从伟大的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和脱贫攻坚精神中不断汲取前行力量,永葆‘赶考’的清醒与坚定,以文化之笔奋力答好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问卷!”与会代表深受鼓舞,一致表示将传承红色基因,凝聚政府、市场、社会三方磅礴合力,携手书写河北乡村“形神兼备”的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
活动尾声,与会代表共同参观了河北省乡村振兴促进会主办的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画展。一幅幅震撼人心的艺术作品,在艺术的回响中再次铭刻了历史的壮阔,升华了红色精神传承的当代意义。
此次大会的圆满举行,不仅是为抗战胜利80周年献上的一份庄重文化之礼,更标志着河北省在探索文化深度赋能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而关键的一步。河北省乡村振兴促进会文化乡建委员会的成立,必将有效整合资源、汇聚智慧、激活潜能,推动文化艺术与乡村产业、生态、治理、人才全面深度融合,为燕赵大地的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澎湃不息的文化活力,开启乡风文明与产业繁荣交相辉映的崭新征程。(通讯员 张习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