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评论观点

查摆年轻干部,莫让老干部隐身于 “作风盲区”

浏览:76552 次 发布时间:2025-07-02 16:41

近期,全国多地围绕年轻干部玩心重、混日子、说话随意、口大气粗、生活不检点等作风问题展开深入查摆,这一举措犹如一场及时雨,滋润着年轻干部成长的土壤,为他们的健康发展筑牢根基。然而,在聚焦年轻干部的同时,老干部群体似乎悄然隐身,成为作风建设中的 “灯下黑”。事实上,作风建设不应存在年龄断层,无论是朝气蓬勃的年轻干部,还是经验丰富的老干部,都应置于同等严格的监督与审视之下。

一、年轻干部成为作风显微镜下聚焦点

在此次作风查摆行动中,年轻干部的各类问题通过 “显微镜” 被清晰呈现。部分年轻干部 “玩心重”,把工作当儿戏,沉迷游戏娱乐,在奋斗的年纪虚度光阴,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与质量。一些年轻干部上班时频繁刷手机玩游戏,对群众办事需求置若罔闻,极大损害了政府公信力。“混日子” 心态也在年轻干部群体中滋生,他们奉行 “佛系”“躺平”,工作得过且过,不仅浪费自身才华,更阻碍惠民政策落地。还有部分年轻干部言语随意、态度傲慢,既破坏单位和谐氛围,又疏远干群关系。

这些作风问题看似细微,实则危害深远。小毛病若不及时纠正,日积月累便会酿成大错,从思想懈怠滑向行为失范,直至触碰纪律红线。“80 后” 大安市政府原副市长贾海峰,从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起步,最终深陷腐败泥潭,正是年轻干部因作风问题走向堕落的典型案例,为所有人敲响警钟。

二、老干部成为作风暗角中“隐形人”

与年轻干部在作风查摆中直面问题不同,老干部却仿佛成为作风暗角的 “隐形人”。部分老干部凭借资历与经验,自认为作风问题与己无关,从而放松自我要求。一些临近退休的老干部产生 “船到码头车到站” 的想法,工作积极性锐减,对新政策、新任务敷衍塞责。更有甚者,利用自身人脉与影响力,在幕后为亲属或特定关系人谋取私利,进行隐蔽的权钱交易。江苏省江阴市原建设局局长阚某,退休后以 “老局长” 身份游走政商之间,收受高额顾问费,严重破坏政治生态与营商环境。

老干部隐身于作风监督之外,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他们的消极态度会在单位形成不良示范,打击年轻干部的工作热情,削弱团队凝聚力。其违规行为还可能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损害公共利益,动摇政府公信力根基,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三、作风建设:打破年龄藩篱的 “熔炉” 重塑

作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打破年龄藩篱,如同熔炉般对全体干部进行重塑。年轻干部和老干部都是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会影响队伍整体建设。因此,必须构建全面覆盖、精准施策的作风建设体系。

对于年轻干部,要强化教育引导,通过警示教育、主题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与政绩观,增强纪律意识与责任担当。同时完善监督机制,将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把作风表现纳入考核晋升体系,激励年轻干部积极作为。对于老干部,不能因其经验丰富、临近退休就放松管理。要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其在职与退休后的行为监管,尤其对权力集中领域的老干部重点监督。定期开展廉政谈话,鼓励老干部发挥传帮带作用,在指导年轻干部的过程中,主动接受监督,形成作风建设的良性循环。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无论是初出茅庐的年轻干部,还是经验丰富的老干部,都不能置身事外。只有打破年龄界限,让全体干部在作风建设的 “熔炉” 中锤炼提升,才能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长甸镇人民政府  邓金环)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查摆年轻干部,莫让老干部隐身于 “作风盲区”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