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大湾区讯(李艳霞 赵英凯)在广东喧闹街市的一隅,水果摊旁,一辆厢式货车厢体上赫然印着的“水果供应链”几个大字,如同无声的惊雷劈入游益的思绪。从华南理工大学校门走出的她,站在水果摊前久久凝视——水果尚能如此高效流转,而支撑国家命脉的万千工厂,为何没有一条同样有力的供应链?一个念头如种子般在她心里悄然扎根:工业供应链,能否为工厂的脉动注入新的血液?这个看似微小的疑问,最终竟撬动了她整个人生的轨迹。
创业之路,从来不是坦途。没有车,她就靠双脚丈量城市;没有门路,她提上几斤水果,成了无数工厂老板门前最执着的“顾客”。公交站台见证她行色匆匆,路边摊上草草解决一顿又一顿,只为省下时间多拜访一家工厂。水果成了敲门砖,更是无声的诚意。她拜访的足迹踏遍近千家工厂的门槛,每一次推门,都承载着沉甸甸的希冀与沉甸甸的水果。
然而,梦想的光芒,常需穿越现实的浓雾。公司创立之初,重重困难如同无形的壁垒。没钱出行无奈动用了孩子的学费,她把自己逼迫到了极点。多少次,她提着精心准备的水果在灼灼烈日下等待,汗水浸透了衣衫,只为老板短暂几分钟的会面。生活节律被彻底打乱,吃饭睡觉都成了见缝插针的事。最深的刺痛来自家庭——当她深夜伏案,孩子揉着朦胧睡眼,一句带着哭腔的质问如利刃般刺入心底:“妈妈,你是不是不要我了,怎么总是看不见您?”那一刻,这位坚强的女汉子再也无法抑制,泪水无声滑落。创业的艰辛与对孩子的亏欠交织成最苦涩的滋味,但擦干泪,她对自己说:“难也要走下去,既然选择了,成败都要走到底。”正是这份近乎执拗的坚持,让近千家工厂的足迹最终凝结为丰硕的果实——几家大型工厂与她郑重签下战略合作协议。客户沉甸甸的信任与热切的期望,化为她疲惫身躯里重新奔涌的力量。
游益深知,自己从来不是孤军奋战。无数朋友伸出的援手,托举着她走出低谷。这份温暖在她心中点燃了更明亮的火焰。她庄重承诺:“公司将拿出进项的固定比例,去温暖那些缺少陪伴的留守儿童,因为那句“妈妈,你是不是不要我了”成为我心里永远的痛。去致敬那些曾守护山河的功臣老兵,因为他们才是我们最值得尊重的人——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八一前夕,她与股东刘观秀一同前往东莞光荣院。她们向烈士的母亲深深鞠躬,献上敬意与关怀。在老人慈祥而坚韧的目光里,游益找到了这份事业更深沉的意义。“这份牵挂与回馈,”她坚定地表示,“将融入公司流淌的血液,成为一项持之以恒的事业。”
从水果摊旁那个偶然的顿悟,到如今在大湾区供应链领域崭露头角,游益的征途是用汗水浇灌、用泪水洗礼、用坚韧铺就的荆棘之路。她心中所构画的蓝图愈发清晰:不仅要成为大湾区供应链版图上独树一帜的力量,更要锻造全国行业标杆。她肩上承载的,已不仅是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更是以高效、智慧、充满人文温度的供应链服务,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一份坚实而独特的动力。
游益的故事,是一颗在商业土壤里生长却始终向着社会星空伸展的树。她的供应链,链接着工厂冰冷的机器轰鸣,也链接着光荣院里温暖的皱纹;链接着湾区经济跃动的脉搏,更链接着远方留守儿童清澈的眼眸。当汗水与泪水在创业路上交汇,当工厂效率与人间温情在商业版图上共生,她所编织的,正是一条让资源高效流转、更让爱和敬意永不中断的崭新通途——这条路,最终通向的是整个社会更有尊严、更有温度的未来。(报审: 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