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如火,青春如歌。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搭建高校学子与基层乡村的互动桥梁,河北省煤田地质局驻西沙庄工作队邀请银川科技学院艺术学院“塞上星火冀中行”团队,来到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辛堡乡西沙庄村,围绕乡村文化建设、环境美化、关爱老人、文化传承、反诈宣传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子们用专业知识赋能乡村发展,以青春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活力。
镜头定格岁月暖,温情传递敬老心
在“定格岁月暖·镜头映夕阳”活动中,为老人免费拍摄并赠送照片。活动当天,学子们在村委会院内布置好了拍摄场地,摄影师耐心引导老人调整姿态,引导员热情与老人沟通交流,让老人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拍摄。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志愿者们携带设备上门服务。拍摄完成后,对照片简单修图、打印,并塑封送到老人手中。看着照片里的自己,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执笔描绘乡韵美,艺术助力环境兴
在“执笔绘乡韵·青春筑振兴”活动中,驻村工作队与学子们聚焦乡村文化振兴与环境美化需求,共同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墙绘创作,深入挖掘乡村的非遗民俗、传统农耕文化和生态美景等元素,融入墙绘设计。绘制前,学子们给你工作队充分沟通,根据村民建议完善设计方案;绘制过程中,大家分工合作,调色、勾线、上色,原本老旧斑驳的墙面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墙绘,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锻炼了学子们身心,更成为讲述乡村故事、传递振兴理念的“立体课堂”。
八段锦韵护桑榆,健康关怀送到家
“八段锦韵·暖护桑榆”关爱活动聚焦乡村老年群体健康,学子们以实际行动为老人送去健康关怀与温暖陪伴。活动现场暖意融融,团队成员提前布置好便民服务点,备齐血糖仪、血压仪等物资,热情迎接每一位前来的老人。队员耐心引导老人等候,测量血糖、血压时详细询问其日常身体状况;对血糖、血压数值异常的老人,及时告知情况,还结合常见老年病预防知识,细致讲解饮食注意事项、日常锻炼方法和用药安全常识,叮嘱他们定期监测血糖、血压、感觉不适及时就医,助力老人们树立“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健康意识。此次活动既为乡村老人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健康服务,更以青春力量搭建起关爱老年人的暖心桥梁。
溯古探源泥河湾,文化传承青年责
工作队与学子们走进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展“溯古探源泥河湾·青春逐梦三下乡”研学活动。在专业讲解员带领下,大家参观“人类的起源”“泥河湾旧石器文化”等展厅,近距离观察旧石器、古生物化石,聆听远古人类繁衍史,了解到小长梁遗址作为泥河湾首个超百万年文化遗存,是中国境内最早人类文化遗址之一,对研究古人类活动和民族起源意义重大。参观后,工作队与学子们开展“文明传承讨论会”,深入探讨泥河湾文化的价值、保护及活化利用,助力青年学子增强文化自信。
反诈宣传进乡村,守护群众钱袋子
为提升乡村居民的反诈意识和能力,团队开展了“守护乡村‘钱袋子’,三下乡反诈在行动”活动。队员结合乡村高发的养老诈骗、网络刷单、冒充熟人借钱等真实案例,用方言和通俗语言剖析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段。团队还编排了反诈情景剧,生动还原诈骗场景,制作了防炸宣传扇,设置互动问答环节引导村民思考应对策略。队员手把手教村民安装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发放反诈宣传资料和实用物品,全方位为村民筑起反诈防线。
大棚摘蔬知村经,体验生活悟民情
青年学子们走进乡村大棚,开展农耕体验活动。一进棚内,翠绿的豆角、饱满的番茄挂满枝头,成员们在农户指导下,学习辨识蔬果成熟度、采摘技巧,忙碌身影穿梭其间。劳作中,农户讲述着大棚种植的“致富经”:从选种育苗到控温浇水,从病虫害防治到电商销售,一桩桩农事里藏着乡村振兴的密码。成员们边摘边听,体会到“一蔬一果皆辛苦”的真谛,更读懂了村民扎根土地的坚守与智慧。此次体验让大家在汗水与收获中贴近民情,深刻感悟乡村发展的活力与希望。
乡村振兴,青春同行!此次银川科技学院“塞上星火冀中行”团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多样化的服务形式,不仅为乡村发展增添了青春活力,也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用青春力量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通讯员 周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