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四川达州讯(杜靖宇 观理 报道)近日,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逸夫小学传来喜讯,由该校承担的两项省级课题均顺利通过结题验收,彰显了学校在教育科研领域的扎实探索与显著成效。
智能化教学课题
赋能青年教师成长,构建创新培养范式
该课题源于教育信息化政策导向与教师能力提升需求,研究构建了“理论—实践—物化”一体化成果体系:通过混合研究精准识别青年教师三大核心困境,建立智能化教学系统理论框架及教师能力模型;设计“四维培养原则”与“三级进阶培养架构”;建成精品课例资源,不仅提升了教学效率、丰富了课堂活动,还助力教师精准把握学情,青年教师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能力明显增强青年教师课堂能力达标率从62%提升至93%,获市级竞赛奖项8项,培养15名学科带头人,形成《智能化教学典型案例100例》等校本成果,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也随之提升。
研学旅行课题
探索信息时代新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该课题聚焦信息技术背景下研学旅行的创新需求。随着教育模式创新,研学旅行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课题以3-6年级学生为对象,旨在解决传统研学的时空与评价限制,提升教育效果。 实践中,设计并实施“云游故宫”“红色主题研学”等系列活动,建立“社会研学实践活动基地”,获学生、家长及社会认可。应用效果层面,学生视野拓宽、信息素养提升,学习主动性增强;教师的教学、科研及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得到锻炼;学校丰富了课程资源,构建了家校协同育人体系,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此次两项省级课题的顺利结题,不仅是逸夫小学深耕教育科研结出的丰硕成果,更是学校始终将科研兴校、内涵发展作为核心路径的有力印证。
自课题立项以来,学校组建专业研究团队,从选题论证到实践探索,从数据分析到成果凝练,每一步都凝聚着老师们“以研促教、以教践研”的执着与付出。这两项成果的落地,既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方案,也进一步激发了全校教师参与科研的热情,为学校构建“教学-科研-成长”的良性循环注入了新动能。
未来,逸夫小学将以此次结题为新起点,持续厚植科研土壤,让教育科研真正成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提升育人质量的坚实引擎,助力学校科研工作在内涵深化与成果转化上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