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滚动新闻

综合报道

汉延渠畔鏖战急  抢时保灌润良田

浏览:80373 次 发布时间:2025-10-16 10:10

本网宁夏讯(红杉)10月14日的下午,天空飘乎着丝丝小雨,凉意渐生。寻常时节,这样的天气或许会让户外劳作的人们稍作停歇。但在永宁县望远镇上河村的汉延渠畔,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由宁工局公司承建的宁夏青铜峡灌区现代化改造工程2025年度第二批建设项目施工7标段工地上,作业机械的轰鸣声穿透雨幕,工程车的轮胎碾过泥泞溅起水花,戴着安全帽的建设者们披着雨衣穿梭在模板与混凝土间,每一个身影都透着一股与时间赛跑的执着。

这里不是喧嚣的闹市,却是这个秋日里最动人的“战场”。宁工局公司的建设者们,正以“人停机不停”的鏖战姿态,向着10月20日具备通水条件的目标全力冲刺,只为守护即将到来的冬灌时节,让几十万亩良田能如期喝上保墒冬水。

今年9月10日,宁工局公司项目部正式进驻工地,一场与工期的较量就此拉开序幕。青铜峡灌区是宁夏的“粮仓命脉”,而汉延渠作为灌区的重要骨干渠道,其现代化改造直接关系到下游群众的生产生计——冬灌不仅是为了保墒增肥,减少病虫害,更是为来年的丰收打下基础。工期每提前一天,就意味着下游农田多一分保障。

宁工局公司项目部深知肩上的责任,从进驻伊始,便以“起步即冲刺”的干劲,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工程建设中。他们优化资源配置,合理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采用“挂图作战+动态优化”的管理模式,将庞大的工程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作战单元”,进度细化到天,甚至到小时,墙上的施工进度图用不同颜色标注着完成度,每一笔勾勒都是对承诺的践行。

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当千家万户沉浸在团圆的喜悦中时,项目部的建设者们却主动按下了“休假暂停键”。“工地上的事,一天也耽误不起。”项目部经理马新的话,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谁不想回家与亲人团聚?谁不想在长假里稍作休整?但看着施工总进度计划上的节点,想着下游等待灌溉的农田,他们毅然选择留在工地,一场“抢工期、保通水,惠民生、显担当”的攻坚战役正式打响。

“国庆期间下了三天雨,工期受到不小影响。”工程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王龙斌抹去脸上的雨水,“现在正是抢工期的攻坚期,我们管理人员全员放弃休息,与工人们并肩作战。”自9月10日进驻工地以来,项目部就开启了“攻坚模式”,与时间赛跑。

“现在人力和机械比之前增加了一半有余,240多名工人、50余台机械同时作业,模板数量也比以前增加了50%。截至10月16日,已完成渠道混凝土浇筑任务的80%,确保10月20日具备通水条件。”项目部经理马新介绍起当前的施工强度时,语气中透着一股攻坚克难的决心。

为了提高效率,项目部对施工队伍进行了科学重组,将整体划分为3个施工队,每个施工队再细分为4个小组,形成“多线并行、同步推进”的作业格局,确保每一寸土地都有人负责,每一道工序都衔接顺畅。

进度要抢,质量更要保。“我们要建的是‘精品工程、品质工程、标杆工程’,质量上绝不能有半点含糊!”马新的话掷地有声。为了守住质量安全底线,项目部将现场质量安全管理人员从5人增加到10人,他们穿梭在各个作业面,对模板垂直度、混凝土坍落度等关键指标进行严格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混凝土搅拌站,项目部专门设立了值守人员,从原材料进场到配合比调试,再到混凝土出站,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每一方混凝土都符合质量标准。“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渠道的耐久性,我们从源头上把关,就是要让这条渠不仅能满足当下的灌溉需求,更能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考验。”现场质量员的话,诠释了宁工局人对“工匠精神”的坚守。

汉延渠,这条流淌在宁夏平原上的古老血脉,见证了秦汉以来灌区文明的生生不息。今天,在这片曾经孕育了“塞上江南”奇迹的土地上,新时代水利建设者正以拼搏和智慧续写着新的传奇。这场雨幕中的攻坚,不仅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更是一场对责任的践行。他们的汗水,将化作汩汩清流,在即将到来的冬灌时节,滋润万亩良田,保障粮食安全。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汉延渠畔鏖战急  抢时保灌润良田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