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滚动新闻

综合报道

952个“无废细胞”落地!青岛“无废城市”建设跑出加速度

作者:基层党建网 浏览:80625 次 发布时间:2025-10-16 15:05

本网青岛讯(通讯员 孙杨)“无废城市”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也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举措。10月16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青岛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进展情况。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辛磊,青岛市商务局一级调研员尹起新,青岛市城市管理局环境卫生管理处处长刘媛媛,青岛市生态环境局二级高级主办、青岛市“无废城市”专班负责人吕海峰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

工作开展情况

“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无废城市”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青岛锚定“走在前、挑大梁”,按照国家决策部署和省工作安排,聚焦工业固废、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领域,在“减量化”上出硬招,在“资源化”求突破,在“无害化”守底线,统筹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全市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一)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筑牢建设工作根基

一是组织架构立体化。以“1+11+N”机制为核心构建“无废城市”建设框架,搭建专项工作推进机制,统筹协调建设工作。市级层面聚焦制度、技术、市场、监管等领域做好统筹规划,11个区市(含高新区)联动制定属地化方案计划,形成“市级引领、区市共创”的协同格局。

二是制度管理精细化。率先制定“无废细胞”管理规程,出台16类市级“无废细胞”建设指南,涵盖学校、社区、景区等各类生产生活场景。创新推出“无废岛屿”建设任务清单,明确海洋垃圾治理路径。组建市级专家团队,为政策制定和制度推广提供技术支撑。联合教育、文旅、卫健等部门细化建设保障措施,将“无废”理念融入教学课程体系、医废综合监管和景区垃圾循环利用等管理规范;制定“无废啤酒节”推广方案,形成跨部门的协作体系,不断推动“无废”理念向社会生产生活领域延伸。

三是任务落实精准化。对照《青岛市“无废城市”建设指标和任务清单》,综合运用数字赋能,以季调度、年评估方式,以评促治,有序推进重点工作任务和项目的落地。60项指标中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强度等54项指标已达到要求;62项重点任务中已完成58项。在全省“无废城市”建设首次评估中,青岛市取得“好”的优异等次。

(二)以“三化”治理为核心,提升固废处置效能

一是推进绿色转型,深化源头“减量化”管理。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编制发布青岛市碳达峰试点城市实施方案,入选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名单91个,总投资超过1500亿元。打造国家级绿色工厂67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7家。推广绿色建筑,出台建筑垃圾减量化实施方案,新建民用建筑100%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扩大绿色采购政策实施范围,持续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利用。建成科学施肥增效“三新”集成示范区5万亩,新增水肥一体化11.5万亩、全市水肥一体化面积达到144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倡导社会共建,打造各领域“无废细胞”952个。

二是促进循环发展,强化全程“资源化”利用。入选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0家企业入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规范公告企业,5个省级以上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构建“区市集中收储中心、镇(街)收集站点、村级回收网点”三级回收体系,实现废旧农膜回收储运体系全覆盖。持续推进秸秆“五化”利用,在即墨、胶州、平度等区市打造国家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推广秸秆科学还田、堆肥还田、过腹还田等技术,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6%以上。积极推广绿色建材一体化交易监管平台,推进审批模式创新化、网办水平便利化、电子证照集成化,平台交易额累计突破65.02亿元。指导爱回收等企业做好智能回收箱铺设工作,目前,已在青岛市9个区市54个街道1097个小区,累计铺设回收机3008台,覆盖人数260万余人。

三是守牢环境底线,压实处置“无害化”责任。严格畜禽养殖废物处理,在全国率先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数字化监管系统,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率100%。连续2年组织开展卫星遥感排查整治,持续提升固体废物监管能力,严格落实危险废物分级分类管理制度,深化小微企业收集管理试点,开展区域性、集团化统一管理和“网格化”延伸服务,在省内创新开展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规范化管理和安全生产专项协同评估,全面执行危险废物电子转移联单,提升环境风险防范水平。

四是加大绿色支持,夯实建设支撑体系。加大节能采购推广力度,督促采购人依据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品目清单,严格落实政府优先采购和强制采购。2024年我市政府采购节能节水产品占同品类产品采购比重95.5%;采购环保产品占同品类产品采购比重82.5%。鼓励银行机构加大研发力度。将碳汇权益、碳排放权、用水权等环境权益及其未来收益权纳入合格抵质押物,开发多元化绿色特色金融产品。聚焦重点领域,提供坚实金融支持,全市“无废城市”建设相关绿色贷款余额达476.5亿元,较基准值增长289.9%。

(三)以示范引领为突破,塑造青岛特色样板。

一是注重数字赋能。率先建成“无废城市”智慧管理系统,实现任务指标数智化管理,基本构建固体废物数据一张网。建成“无废细胞”管理和公众参与平台,实现“无废细胞”建设全流程管理,以数字赋能“无废城市”建设。

二是强化创新示范。从经验模式、创新做法等方面挖掘31个典型案例,先后打造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一体化项目、绿色新型建材产业园、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零碳工厂”、废旧轮胎全链条循环利用、典型“无废园区”建设、废旧动力电池资源化利用、无废岛屿等示范项目。推进全部4A级以上景区完成“无废景区”建设,在全国率先探索汽车制造领域“无废供应链”建设,多领域的示范引领有效推动了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三是共建纵深推进。发布“无废城市”建设三大品牌形象,围绕世界无废日、六五环境日等主题开展线上线下主题宣传活动110余场,以“美丽山东 无废同行”志愿服务为依托,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等系列宣传活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无废青岛”建设氛围。

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加快推进目标任务,统筹谋划后续方案。全面落实《青岛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完善“无废城市”建设体制机制,持续强化跟踪调度和年度评估,研究解决制约因素或问题,加快完成“无废城市”建设各项目标任务。深入研究制定“十五五”青岛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和指标体系,构建“无废城市”建设系统化保障体系,健全技术标准和市场体系,推进“无废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

二是完善标准制度体系,提升利用处置能力。以“无废城市”建设为抓手,推动建立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产品及生产技术规范的标准制度体系,通过技术、政策、市场等手段,推动固废资源利用产业发展,促进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降低固废贮存处置量。探索推进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综合利用项目,研究建立健全飞灰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三是巩固提升建设成果,构建全民参与体系。及时总结评估成熟经验和成果,加快示范模式推广,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宣传工作,在生活、工业、农业、文化等领域探索打造更多“青岛模式”。

四是完善激励政策,加大绿色金融支持。支持与“无废城市”建设相关的绿色技术研发和创新项目,推广固体废物高值化、规模化、集约化利用技术和装备,支持企业将有利用价值的固体废物梯级利用。落实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推进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实施绿色采购。积极与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对接,推动“无废城市”建设相关绿色贷款投融资试点,拓宽项目投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结合“无废城市”建设需求,开发多样化的绿色信贷产品,加快形成“政策激励-金融支持-市场驱动”的良性循环。

下一步,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将持续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推动固体废物综合治理,提升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水平,逐步实现“无废城市”由“建设”向“建成”过渡,将“无废”理念和行动转化为生态环境“无废”的现实图景,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编辑:李延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952个“无废细胞”落地!青岛“无废城市”建设跑出加速度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