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衡水市故城县经济开发区,一座现代化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正日夜轰鸣,将城市废弃物转化为清洁电能。作为守护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民生工程,中共光大环保能源(故城)有限公司支部委员会(以下简称“故城能源党支部”)始终坚持“党建领航、业务强基、环保惠民”的发展理念,将红色基因深度融入垃圾焚烧发电主业,创新打造“党建+”融合发展模式,在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绿色化转型的征程中坚毅前行,让党旗在环保一线高高飘扬,为区域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红色动能。
党建+安全管控,筑牢绿色发展生命线。安全是环保企业的生命线,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故城能源党支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创新性地构建起“党员网格+全员参与”的立体化安全管理体系,将厂区划分为8个党员责任区,设立7个党员先锋岗,由党员骨干担任网格长,实现安全监管全覆盖。为提升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效率,创新推行“党员查违章”活动,通过“随手拍、即时改”的快速方式,累计收集整改安全隐患200余条,整改率达100%。同时常态化开展“党员安全课堂”“党员身边无违章”活动,党员带头钻研高温作业防护、特种设备运维等关键技术难题,总结形成多项安全操作规范,构建起“事前预防、事中管控、事后追溯”的全链条安全防线,连续五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
党建+技术创新,激活提质增效新动能。聚焦“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核心目标,故城能源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立由党员技术骨干牵头的攻坚团队,围绕焚烧效率提升、垃圾仓内垃圾热值提升等关键课题开展集中攻关。通过优化燃烧控制算法、垃圾仓内增加供热及梯形堆料,公司垃圾焚烧无害化率保持100%,烟气排放指标优于国家标准,满足河北省地方排放标准,年上网电量较上一年度提升10%,年碳减排量超6万吨,实现了环境效益的显著提升。同时,创新实施“党建+技改”项目管理模式,党员带头完成供热供汽改造工程,通过构建“垃圾焚烧—发电—蒸汽供应”的循环经济模式,为周边企业提供清洁蒸汽,帮助下游企业降低36%能源成本,实现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为垃圾发电行业的提质增效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党建+民生服务,架起政企民同心桥。秉持“环保为民” 初心,故城能源党支部精心打造“光大绿动・情暖故城”党建服务品牌,致力于打破公众对垃圾焚烧发电的认知误区。公司定期举办环保设施开放日活动,邀请周边学校师生、社区群众代表走进厂区,实地参观垃圾处理流程、发电系统和环保设施,累计接待1200余人次,有效破除了“邻避效应”,增进了公众对环保事业的理解与支持。此外,深化党建联建机制,与属地政府、周边企业党组织共建“循环经济产业红链”,协同解决垃圾收运、固废处置等共性问题,逐步构建起“企业主导、政府推动、公众参与”的环保治理新格局,为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凝聚了强大合力。
党建+队伍建设,锻造环保先锋主力军。坚持“党建育人才、人才强党建”的良性互动机制,故城能源党支部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环保队伍。实施党员“1+X” 师带徒计划,安排技术骨干党员与青年职工结成帮扶对子,通过手把手教学、现场实操指导等方式,培养出20余名集技术、管理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建立“政治学习 + 技能比武”双提升机制,“三会一课”为载体强化全员政治素养,通过定期开展技能竞赛、技术交流研讨会等活动,激发员工钻研业务的积极性,全面提升专业能力。同时,强化廉洁建设,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将廉政监督贯穿招标采购、工程建设等关键环节,常态化开展廉政教育,营造出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锻造出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环保铁军。
党建引领方向,实干成就未来。故城能源党支部将持续深化“党建+”融合模式,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环保事业高质量发展,在守护京津冀生态屏障、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上勇毅前行,为推动区域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贡献“光大力量”。(光大环保能源(故城)有限公司 范振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