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处于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各项事业都在朝着系统化、科学化、现代化的方向稳步迈进。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年轻干部需迫切提升实干能力、创新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在“夯基垒台、全面发力”的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彰显新作为、体现新担当。
一、挣脱“纸上谈兵”之缚,以实干校准发展新路径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新征程呼唤的不是坐而论道的空谈者,而是能将方法论转化为行动的实干家。当前部分年轻干部深陷纸上谈兵的舒适区,沉迷于政策文本的解读,却忽视田间地头里的真实声音,缺乏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能力。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不存在定于一尊的方法论,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问题解决方案。年轻干部只有破除焦虑心理,运用好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思想武器,在推进乡村振兴、综合治理等实践中不断调整心态、深化认知,才能确保每一步都走得稳健有力,最终实现从“理论高材生”到“实践多面手”的蜕变。
二、捕捉“时势造英”之机,以实干激活发展新动能
在当下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着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的背景下,年轻干部要积极面对新一轮产业变革,发掘新质生产力在基层的创新突破点,同时以更敏锐的嗅觉洞察基层发展的新需求。产业转型的痛点、社会治理的盲点、民生改善的难点在哪里,年轻干部的目光就要瞄准到哪里、步子就要跟进到哪里。例如,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趋势下,年轻干部要善于抓住直播电商的机遇,通过积极培训农户成为“新时代农民”,探索稳定销售渠道,将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转化为网红产品,带动当地经济增长,以“向基层要解决方案”的思维,创造性落实创新、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动基层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同时在服务基层中实现自身价值。
三、领悟“运筹帷幄”之法,以实干提升群众工作效能
实干不等于一味地蛮干,而是在精准把握时代发展脉搏、深刻洞察事业前进方向的基础上学会巧干、善于能干。面对基层工作高要求、高强度、高风险的压力,年轻干部要摒弃“等靠要”思想,主动去到矛盾最集中的地方,通过解决“烫手山芋”类难题,不断增强“八项本领”,持续提高“七种能力”。例如,在处理基层矛盾纠纷时,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而要从制度、人情、民俗多个层面分析,除了理解群众的理解,还要理解群众的不理解。基层治理“有温度”,工作才能“软着陆”,通过普法律、晓道理、动人情,真正设身处地为群众分析利弊,在有效调处矛盾问题的同时提高政治执行力,实现个人成长与基层治理的同频共振。
站在新征程的起点回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征途正是由无数基层实干者的足迹铺就的。时代正呼吁更多有志青年投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年轻干部要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理论清醒和“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自觉,以实干为舟、以方法为楫,共同绘就乡村全面振兴的壮美画卷,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作者:王小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