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滚动新闻

综合报道

从“圆缺”中悟成长之道

浏览:47897 次 发布时间:2022-12-26 16:26

      “月”这一意象自古以来就寄托着作者悲欢离合的主观情思,不仅意境浪漫、语言优美,还承载着哲学思想之智慧、为人处事之道理。“月有阴晴圆缺”所蕴含的哲学思考,也可以悟出年轻干部的工作法则与成长之道,值得精思深悟,以此鉴形鉴心,从中自省自励。

      坚守“有缺”,以缺糟粕求信念坚定之“圆”。年轻干部如果在成长过程中“掺水”“做假”,沾染“糟粕”,就容易“半路掉队”,甚至走上歪路、邪路,坠入深渊。需要时刻铭记的是,歪门邪道不能沾,私心杂念不能有,不贪小便宜、不做两面人、不走歪门邪道,培育高尚情操。过去百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的党正是靠着忠诚老实、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作风才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年轻干部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反面案例中获得警醒,认真严守纪律,牢记“莫伸手,伸手必被抓”的道理。要不断对自我进行政治体检,拿党纪国法“扫描”,用人民群众新期待“透视”,在深刻反思中去杂质、除病毒、防污染,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里经得住诱惑、守得住考验、扛得起大任。

      勤于“补缺”,以补短板求德才兼备之“圆”。年轻干部如果发现自己的短板,像“鸵鸟”一样,要么遮遮掩掩,避而不谈;要么畏难发愁,束手无策;要么回避矛盾,遇到难题绕着走;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缩手缩脚,这样只会让问题就越来越难解决,小问题甚至会变成大问题。有问题、有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讳疾忌医。如果不注重查缺补漏、深学笃行,满足于吃老本,思想会逐步僵化、能力会日益弱化,必将落伍于时代,成为井底之蛙。年轻干部应加强学习的紧迫感,立足岗位深入基层,努力扎根基层,提高处理实际问题、应对复杂局面、驾驭统筹全局的能力,以“千磨万击还坚韧”的韧劲去解决实际问题,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苦干实干,做到事情有解决、问题有反馈、效率有保障,才能让“德才兼备”真正成为年轻干部最亮丽的底色。

      追求“无缺”,以高标准求廉洁自律之“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优秀的干部也有缺点、也有弱项。但如果凡事只求“差不多”,宁愿过得去,不求过得硬,许许多多的“差不多”积累起来,就会变成差很多、差太多,久而久之就会带来精神上的松懈,行动上大打折扣。年轻干部不仅不能追求“差不多”,反而更应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守住底线是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要重点做好的功课,重在持之以恒,防止“漏斗”效应。追求“完美无缺”应在始终底线原则的基础上,持续突破自我的天花板,逐渐抬高自己的底线。抬高底线贵在自我加压,唯有每个人都把底线抬高一点,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才会跟着提高。年轻干部要在“乱花渐欲迷人眼”中保持定力,当追求“无缺”悄然成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时,才能敬终如始、一鼓作气、善作善成。(云南永德县德党镇人民政府  吴新春)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从“圆缺”中悟成长之道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