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评论观点

以学习教育赋能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浏览:81077 次 发布时间:2025-05-12 10:44

廊坊市文联 李思

2025年,全党深入开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一举措为新时代文艺工作注入强劲动能,成为新时代文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新时代文艺工作的深度融合,不仅是对文艺领域作风建设的系统性革新,更是重塑文艺生态、激发创作活力、坚定文化自信的战略举措。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对提升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政治素养、净化行业风气、推动文学事业繁荣具有深远意义,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勇担使命、书写时代华章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筑牢新时代文艺工作政治根基,彰显新时代文艺工作新高度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一脉相承,共同构建起新时代文艺工作的理论基石与行动指南。八项规定中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要求,深刻回答了文艺工作“为了谁、依靠谁、服务谁”这一根本性命题,将文艺创作的价值取向与党的宗旨紧密相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密切文艺工作者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关键纽带。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要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文艺创作始终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频共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为确保文艺工作正确政治方向的“压舱石”,以求真务实、廉洁自律的精神内核,引导文艺工作回归“以人民为中心”的本质要求。

二、引领新时代文艺生态净化,构建风清气正的创作环境

新时代文艺领域的作风建设直接关系到意识形态阵地的巩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持续深化,有力整治了文艺界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推动形成健康向上的行业生态。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统筹推进法治保障、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协同发力。一方面,加强文艺领域制度建设,完善创作生产引导机制、文化市场监管机制、文艺生态评价机制,从源头遏制低俗、庸俗、媚俗作品滋生土壤;另一方面,引导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坚守初心使命,把崇德尚艺作为终身必修课,自觉抵制浮躁之气、逐利之念,以深厚的文化修养、高尚的人格魅力、文质兼美的作品,引领社会新风尚。让文艺创作始终充盈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推动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将精力聚焦于精品创作。

三、驱动新时代文艺创新发展,激活文化强国建设新动能

新时代文艺创新是激活文化生命力的核心引擎,需以科技赋能、内容深耕为抓手,让新时代文艺创作既扎根传统又拥抱未来。推动数字技术与文艺形态深度融合,借助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拓展创作空间,打造沉浸式、互动性的文化体验场景,让经典IP在数字化转化中焕发新生,让现实题材通过新技术手段引发情感共振。立足中华文化立场,深挖历史文脉与当代精神的契合点,在守正创新中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从典籍里的文明密码到非遗技艺的现代表达,从地域文化的独特叙事到中国故事的全球传播,让新时代文艺作品成为展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生动载体。以文艺创新的“活水”滋养文化强国建设,让更多彰显中国气派、新时代风采的精品力作走向世界,在增强文化自信中凝聚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

新时代赋予文艺工作者新的使命任务。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要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契机,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创作水平。通过学、查、改一体推进,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穿文艺工作全过程,推动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新的征程上,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要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用优秀的文艺作品记录伟大时代,凝聚奋进力量,让文艺之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绚丽绽放。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以学习教育赋能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