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纪念日之际,总书记来到山西省阳泉市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纪念馆,缅怀英雄事迹,重温光辉历史。这一行动不仅彰显了对历史的敬重,更传递出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信号。新时代的党员干部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传承伟大抗战精神不是简单的历史回响,而是需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将其转化为治国理政的生动实践。
筑牢爱国之魂,坚定理想信念 伟大抗战精神首要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在抗日战争时期,无数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舍生忘死,奔赴战场。党员干部传承弘扬抗战精神,就应将爱国情怀融入灵魂深处,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当今时代,虽然没有了战火纷飞,但各种风险挑战依然存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党员干部要像抗战时期的先辈们一样,始终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侵蚀。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诱惑,都要坚守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秉持气节之骨,坚守原则底线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是抗战精神的重要体现。抗战中,中国军民面对残暴的敌人,绝不屈服,展现出了高尚的气节操守。党员干部传承抗战精神,就要秉持这种气节之骨,在工作和生活中坚守原则底线。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党员干部面临着诸多考验。要时刻牢记党的纪律和规矩,不触碰法律红线,不违背道德准则。面对利益诱惑,要保持清醒,不为所动;面对困难和压力,要不畏强权,坚持真理。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以坚定的气节维护党的形象和人民的利益,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做一个堂堂正正、清正廉洁的人民公仆。
激发奋斗之力,勇于担当作为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是伟大抗战精神的精髓所在。抗战时期,中国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凭借着这种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最终赢得了胜利。如今,党员干部传承弘扬抗战精神,就要将其转化为激发奋斗之力,勇于担当作为。
新时代,我们面临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党员干部要敢于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挺身而出,像抗战先烈们那样,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啃硬骨头。要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积极投身到各项工作中,勇于创新,善于突破,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业绩。同时,要保持百折不挠的毅力,面对挫折不气馁,遇到失败不退缩,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为实现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
总书记考察百团大战纪念馆,为我们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指明了方向。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抗战精神的内涵,筑牢爱国之魂,秉持气节之骨,激发奋斗之力,将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的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作者:中共府谷县委组织部 韩秦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