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出版的第13期《求是》杂志发表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文章指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要切实把奋斗精神贯彻到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全过程,形成竞相奋斗、团结奋斗的生动局面。踏步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要继续发扬奋斗精神,永葆忠诚本色、为民底色、奋斗纯色不变,在一心向党、一心为民、一心干事中矢志不移走好奋进的必由之路。
永葆“矢志不渝、对党忠诚”的本色不变,一心向党争做必由之路的“坚定拥护者”。“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是融入血脉、刻入骨髓的精神基因。回顾党的百年历史,从“威武不能挫其气,利禄不能动其心”的李大钊,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从“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焦裕禄,到“为乡村女孩点亮希望之光”的张桂梅......无数优秀共产党人,以坚定信念、无畏行动诠释了对党的忠诚。站在必由之路的“关键节点”,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忠诚于党并非抽象的口号,而是具体的实践,是伴随终身的政治必修课、行为基准线。要把对党忠诚体现在对党的道路、党的理论的高度认同、坚决拥护上,始终牢记“自觉做对党忠诚老实的模范践行者”的政治要求,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持续从党的辉煌历史、优良传统中汲取忠诚养分,自觉投身党的伟大事业,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在历史与现实的对照中,在顺境与逆境的考验下,不断擦拭初心、砥砺本色,做到表里如一、知行合一,将对党的忠诚锻造为最纯粹的信仰、最深沉的情感,矢志不渝、百折不挠。
永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底色不变,一心为民争做必由之路的“无私奉献者”。“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打江山,靠的是人民,守江山,守的是民心,人民就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回顾党的百年历史,从井冈山上“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双向奔赴,到脱贫攻坚中“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再到乡村振兴中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站在必由之路的“关键节点”,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二字印在心坎里,想问题、作决策多从群众的角度出发,诚心实意帮助群众“解疙瘩”,当好人民的“勤务员”。要用好调查研究这把“金钥匙”,聚焦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交通、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坚持眼睛向下看、脚步向下走,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中摸清群众真实需求,找准问题症结,确保为民办事更符合群众意愿和利益。要发扬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负责态度,办好办细办实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
永葆“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底色不变,一心干事争做必由之路的“不懈奋斗者”。“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实干是成就幸福的“必由之路”,唯有“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回顾党的百年历史,从武夷山下的“樵夫”廖俊波,身先士卒、“背石上山”;到茫茫无际的戈壁荒原,邓稼先、于敏等经受生命极限的考验,发愤图强、顽强拼搏,运用有限的科研手段,突破一个个核弹等技术难关;再到黔北高原,村支书黄大发“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带领群众用36年凿出遵义的“红旗渠”......一批批共产党员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意志,在实干奋斗中创造了彪炳史册的辉煌成就。站在必由之路的“关键节点”,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榜样为师,坚持脚踏实地,勇于担当作为,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改革发展、基层治理等工作中去,发扬吃苦耐劳的奋发精神,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茬接着一茬干,一锤接着一锤敲,将问题作为事业发展的突破点,真正练就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硬脊梁、铁肩膀。面对改革发展难题,要敢啃“硬骨头”,善接“烫手山芋”,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作者:杨军
单位: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