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评论观点

将“实”置顶,用实绩让民生愿景成幸福实景

浏览:75045 次 发布时间:2025-08-27 08:54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如何将美好的民生愿景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幸福实景,是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答案的关键,在于一个“实”字——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真正把“实”的精神贯穿于民生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用实实在在的业绩托举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以“实”为引领,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实”是态度,更是方向。它将人民置于最高位置,要求我们必须站稳人民立场,始终以百姓心为心,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任何形式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都是与“实”的要求背道而驰的“虚花”。这意味着,决策要从实际出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确保政策精准对接群众所盼、民心所向;考核要以实绩论英雄,让那些默默耕耘、注重实效的“实干家”得到褒奖和重用,形成崇尚实干、注重实绩的鲜明导向。

以“实”为路径,破解急难愁盼的真问题。“实”是方法,更是行动。察实情是基础,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脚下沾泥、身上沾土,真正摸清群众的“急难愁盼”,听懂群众的“弦外之音”,看清问题的“本质核心”,避免“隔窗观景”“纸上谈兵”;出实招是关键,要拿出“钉钉子”的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确保政策举措接地气、真管用,要敢于动真碰硬,以刀刃向内的精神向顽瘴痼疾开刀;求实效是根本,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是为人民服务,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反馈机制,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要强化跟踪问效,确保民生项目高质量推进、资金安全高效使用,让每一项民生投入都产出实实在在的福祉增量。

以“实”为追求,绘就久久为功的新图景。“实”是标准,更是境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的工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的是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这决定了民生工作永远在路上,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和“绣花”功夫,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要制定科学务实的长期规划,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一任接着一任干,持续不断将民生“愿景清单”变为“幸福实景”,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伟大的梦想,唯有通过实干才能铸就;人民的幸福,必须依靠实绩来支撑,需始终将“实”字置顶在心、落实于行,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奋力拼搏,用一项项务实举措、一件件暖心实事、一份份过硬答卷,将民生愿景一步步变为灿烂辉煌的幸福实景,书写出让人民满意、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时代篇章。(龙虎山景区党委组织部  汪婷)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将“实”置顶,用实绩让民生愿景成幸福实景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