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加强调研论证,广泛凝聚共识,以多种方式听取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充分吸收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这不仅是对科学决策方法的指引,更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深沉致敬。站在擘画“十五五”蓝图的历史新起点,我们唯有将十四亿人民的智慧与期盼融入国家发展大计,方能以人民之手,共同绘就民族复兴的壮丽长卷。
伏笔于阡陌间,汲取泥土芬芳的智慧。优质的规划若脱离脚下的土地与生活其上的人民,终成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一语道破关键。闭门造车、坐而论道,纵然思路精巧,难免沦为脱离实际的空中楼阁。唯有躬身向下,在工厂车间倾听机器轰鸣,于田间地头感知泥土气息,在市井巷陌捕捉烟火脉搏,才能真正触摸时代发展的真实肌理与强劲脉动。这些散发着生活温度与泥土芬芳的质朴声音,正是支撑宏伟规划扎根、生长的深厚根基。
运笔于云端内,点亮亿万百姓的微光。互联网时代,“问计于民”插上了数字翅膀。人民网、新华网等平台的建言专栏,化身汇聚民意的“云端议事厅”,点亮了千万普通人心中的智慧微光。每一份关于教育公平、健康福祉、绿水青山乃至国家未来的朴素期盼,都是构筑国家发展大厦不可或缺的基石。决策者当以“好问则裕”的胸怀,珍视这些源于实践的鲜活声音,尤其要深入群众关切最集中、意见最活跃的地方,于众声喧哗中淘漉真金,在思想碰撞中解码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路径。
落笔于时代中,共绘奋进时代的蓝图。“十五五”规划肩负着落实二十大战略部署、推进民族复兴伟业的光荣使命。“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规划的编制绝非一日之功,面对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上的新课题,我们需在实践中不断优化“中国方案”。关键在于精准把握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深刻洞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努力实现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传统动能与新质生产力的同频共振。当规划的蓝图郑重吸纳人民的呼声,让合理的诉求在其中清晰留痕,集体的智慧便自然而然转化为亿万奋斗者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磅礴力量。
顶层设计锚定的历史坐标,与万家灯火映照的现实坐标,正通过“十五五”规划的编制紧密交融。规划启航之际,让我们敞开问计之门,握紧“问民”绘笔,让千万心声成为中国式现代化伟业的生动注脚,使群众参与成为发展蓝图最鲜明的底色,在人民智慧的汪洋大海中开辟更为壮丽的复兴航程。(文/万晨阳)
供稿:江西井冈山市委宣传部
责编:吴贵林
初审:王俞航
审核:陈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