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赞比亚这片充满活力与机遇的土地上工作,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青年宣讲员,我们肩负着特殊而重要的使命。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传递给当地民众和同事,让其真正理解并产生共鸣,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要当好一名合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青年宣讲员,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夯实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丰富、体系庞大,涵盖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多个领域。作为宣讲员,我们自身必须对这些理论有透彻的理解和掌握。因此今后在赞比亚的工作当中,我计划每天都抽出固定的时间,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如《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通过反复阅读和深入思考,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立场、观点和方法。同时,还要密切关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因为这些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指导意义。
在赞比亚的工作生活中,我发现当地的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状况与国内有很大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要善于思考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与赞比亚的实际相结合。例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如何应用到赞比亚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中,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只有将理论学深悟透,我们在宣讲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准确地向听众传递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
二、贴近实际需求
在赞比亚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讲,不能简单地照本宣科,必须要了解当地民众和同事的实际需求和关注点。我计划在工作之余,与当地员工、合作伙伴交流,了解他们对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疑问。
针对他们的需求,再结合中国的实际案例进行讲解。比如,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理论,与中国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如何在党的领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相结合。用这些生动的案例,让他们更容易理解抽象的理论。同时,我还会关注赞比亚当地的社会热点问题,尝试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让理论宣讲更贴近他们的生活,解决他们心中的困惑。
三、创新宣讲方式
赞比亚有着独特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为了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宣讲更易于被接受,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宣讲方式。可适当学习当地的语言的某些词的发音,如泥昂加语、本巴语,在宣讲过程中,适当使用一些当地语言词汇和表达方式,能够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增加亲切感。
在宣讲形式上,我计划尝试采用多样化的方式。除了传统的讲座形式,还会组织座谈会、研讨会,让听众能够参与到讨论中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此外,我还打算利用多媒体资源,制作生动有趣的 PPT、视频等,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的方式展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内容。通过不断探索新的宣讲形式,提高听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宣讲的兴趣和参与度。
四、注重实践结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实践的理论,只有将其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彰显其强大的生命力。例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分析的方法,分析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
同时,我也会将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融入到宣讲中。向听众分享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让他们明白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能够指导实践的科学理论。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赞比亚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赞比亚当好一名合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青年宣讲员并非易事,但只要我们不断夯实理论基础,贴近听众需求,创新宣讲方式,注重实践结合,就一定能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传递给更多的人,为促进中赞文化交流、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姚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