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评论观点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县域实践创新——溆浦县人大“四个机关”协同建设的路径与启示

浏览:78638 次 发布时间:2025-09-15 12:29

摘要:全过程人民民主如何在县域治理中落地生根、彰显效能?湖南省溆浦县人大常委会以“四个机关”(政治机关、权力机关、工作机关、代表机关)协同建设为统领,探索出一条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实践路径。溆浦实践深刻诠释了“四个机关”作为人大工作“四梁八柱”的有机统一:政治机关建设锚定航向,确保人大工作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权力机关建设聚焦核心,筑牢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基石;工作机关建设驱动效能,提升依法履职的专业化水平;代表机关建设夯实根基,畅通民意表达与回应渠道。四者相互支撑、协同发力,共同构成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县域样本。本文旨在系统梳理溆浦经验,为深化基层人大工作、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有益借鉴。

一、铸牢政治根基:政治机关建设的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溆浦县人大常委会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思想淬炼、制度完善、作风锤炼三维发力,确保人大工作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前行。

理论武装制度化。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将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作为党组会议、主任会议的“必修课”。2024年组织专题学习12次,持续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创新实施“任前谈话+宪法宣誓”制度,由常委会主要领导对新任命人员进行任前谈话并组织宪法宣誓,强化宪法意识、公仆意识和责任担当,确保党组织推荐的人选依法成为国家政权机关领导人员。

主题教育常态化。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常态化举办“读书班”,结合人大履职实践开展专题研讨。引导党员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恪守“五个必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根基。

党委领导长效化。溆浦县委创新推出“五子新政”全方位支持人大工作:健全领导制度给“位子”,重大决策前请人大出“点子”,支持依法监督壮“胆子”,围绕中心工作压“担子”,加强自身建设铺“路子”。这一“溆浦模式”成效显著,其“会前先‘审’工作报告制度”荣登全国地方人大创新榜单。同时,优化机关党组织设置,将党支部建在专委会上,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创新实施基层支部党员纪实积分管理制度,工作经验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刊用,有效提升了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

二、践行人民至上:权力机关运行的机制创新与效能提升

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溆浦人大聚焦主责主业,通过创新监督方式、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深化民主决策实践,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切实服务于民。

监督机制创新提质效。探索构建“监督-落实-再监督”闭环模式,综合运用专题询问、执法检查、工作评议等手段,强化监督刚性。典型案例:2023年,针对柑橘产业严重旱情,大江口镇人大代表左敏、向慧梅走访发现10万亩脐橙面临减产绝收风险,迅速上报。县人大常委会将其列为重点督办建议,主要领导多次实地督导,推动县政府投入300多万元紧急安装18台变压器和8个电排,彻底解决6个村组灌溉难题,成功将“危机清单”转化为“丰收清单”。在预算监督领域,推动审查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建立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实现对财政资金“全链条”穿透式监控。2024年审议相关专项报告,精准提出23条审议意见,有效促进财政资金规范高效使用。

重大事项决定规范化。健全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明晰范围、程序和保障机制。2024年,依法审议通过《溆浦县“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并提出科学调整建议,保障了规划的高质量实施。在财政预算调整、重点项目建设等重大决策中,严格执行“党委决策、人大决定、政府执行”的权力运行机制,确保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全县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行动。

民生实事票决显民主。在乡镇层面全面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形成“群众提、代表决、政府办、人大督”的完整民主决策闭环。实践成效:2024年,黄茅园镇60余名代表票决通过“大埠至黄金街飞跃桥路面油化”项目,当年9月竣工,惠及千余群众。居民侯芳竹感慨:“以前坑坑洼洼,雨天一身泥,现在平坦美观,真有城里的感觉!”双井镇通过票决实施停车位建设、公路改造等5个民生项目,生动体现了民生工程从“政府配餐”向“群众点单”的深刻转变。

三、驱动履职效能:工作机关建设的专业化与高效化

溆浦人大以提升履职效能为核心,通过机制优化、能力建设、作风强化,着力打造运转高效、专业精干的工作平台。

机制创新促效能。创新建立代表履职“坐、走、听、解”四步工作法(“坐”在联络站接待群众,“走”进网格走访选民,“听”取群众呼声,“解”决群众诉求)。双井镇将其制度化:四级代表轮流进站(每月至少4次,提前公示);赶集日“双代表”坐班,确保诉求“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问题处置实行分级响应机制:简单问题当场答复;需乡镇处理的限时3日内答复;需县级协调的“微建议”报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5-7日内给予初步回应并启动交办程序。2023年,该机制高效解决民生问题3716个,成功化解信访案件173件。

能力建设强队伍。实施“履职能力提升计划”,分层分类精准培训:新任代表侧重基础履职能力,连任代表侧重专题深化,人大干部强化业务轮训。2024年围绕预算法、监督法、代表法等核心法规组织6期培训,覆盖800余人次。开展“精品建议”评选,引导代表聚焦中心工作和民生痛点精准建言,2024年建议办结率达95.3%,满意率达98%。推进干部“双向交流”,2023年以来选派2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挂职锻炼,引进3名法律、财经等专业人才充实专委会力量。深入开展“三比三创”活动(比学习创一流素质、比履职创一流业绩、比作风创一流形象),营造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

作风深化优服务。以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机关为目标,力戒“庸懒散”。严格执行开门办公、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等制度,严肃整治作风散漫行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人大常委会班子成员年均深入基层调研不少于60天,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为县委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加速信息化建设,预算联网监督系统显著提升了监督的专业性和精准度。开发应用“智慧人大”平台,实现代表建议在线提交、交办、督办、反馈全流程管理。2024年高效处理建议386件,平均办理周期缩短7天。

四、激活源头活水:代表机关建设的平台升级与机制赋能

代表是人大工作的主体和活力源泉。溆浦人大着力搭建平台、拓展渠道、健全机制,充分激发代表履职的内生动力。

平台升级强阵地。按照“全覆盖、规范化、高效能”原则,全面提质升级代表联络站(点)。2023年6月,全县召开现场推进会并出台专项提质增效实施意见。问题导向式升级,针对部分联络站选址不便、作用弱化等问题,如双井镇将联络站整体迁入镇便民服务大厅,并提质改造3个片区联络点,极大方便了群众“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成事”。整合政策咨询、民生诉求、矛盾调解、基层治理等功能,使联络站成为集“代表履职阵地、民意沟通桥梁、依法监督平台、服务群众窗口”于一体的综合载体。水东镇代表联络站2023年收集问题565个,解决375个,办实事190件,成为代表履职的“根据地”和社情民意的“汇聚站”。

活动深化拓内涵。围绕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基层治理等中心工作和民生关切,常态化组织代表开展专题调研、集中视察和主题实践活动。2024年,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重点视察“溆浦一中后门停车场建设”、“鹿鸣学校步行道安全”、“卢峰镇雷锋山村地质灾害防护”等票决民生项目,有力推动项目高质量落地。积极推行代表参与“屋场夜话”“民情恳谈会”等基层协商民主形式。双井镇全年开展民情恳谈220次、屋场夜话170余场,推动代表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心贴心”交流。代表引领实例:百花村人大代表牵头制定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并倡议设立“幸福基金”,用于困难帮扶和奖励助学,已筹集120万元,有效解决了村民身边的“小急难”问题。洑水湾村人大代表深入网格走访选民1360人次,收集发展建议26条,带领村民在石漠化严重的土地上成功种植柑橘1.5万亩,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07万元,走出了一条“代表带头、产业兴村、共同致富”的新路子。

机制健全促担当。建立代表“一人一档、一事一记、一年一评”的精细化履职档案管理制度。全面推行代表向原选区选民述职制度,每年按计划安排20%左右的县乡代表进行现场述职并接受选民评议。构建科学的代表履职评价体系,从参会审议、提出建议、联系选民、为民办事等多维度进行量化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代表评优和推荐连任的重要依据。定期开展“履职优秀代表”评选表彰活动。典型代表:2024年,双井镇人大代表刘鑫因成功化解兰花村村民持续三年的宅基地纠纷(先后16次上门耐心调解),被评选为全县“调解能手”,生动展现了新时代人大代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良好风貌。

溆浦样本,以其生动具体的实践,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县域层面的有效运行提供了有力注解。从代表联络站里耐心倾听民声,到屋场夜话中坦诚协商共议;从民生实事项目的庄重票决,到代表建议的闭环督办与实效追踪——溆浦的探索,让民主理念从抽象走向具体,在县域治理的沃土上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实践效能。在这里,民主是群众脚下平坦的新路,是石漠化荒山蝶变的致富果园,是“幸福基金”传递的守望相助温情,是千家万户可感可及、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溆浦实践深刻启示我们: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征程中,县级人大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和“一线阵地”,其效能发挥至关重要。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将“四个机关”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协同部署、整体推进。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夯实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基,使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显著优势在基层治理的广阔天地中焕发出更加璀璨的时代光辉,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坚实的县域力量。(张波)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县域实践创新——溆浦县人大“四个机关”协同建设的路径与启示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