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无论什么时期,作风建设始终是党的事业薪火相传、永葆生机的关键密码。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加强作风建设不仅是政治要求,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赢得民心向背的必然选择。
作风建设是党与人民的“连心桥”,须臾不可放松
作风建设容不得半点松懈,松一寸,党群关系便退一丈。当下,部分干部中“调研走过场”“文件空转”“会议套会”等问题依然存在,表面“忙得团团转”,实则“空转不打粮”,既浪费公共资源,又损害党的公信力。年轻干部作为党的生力军,肩负着传承党的优良作风、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使命,更应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要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以实际行动让作风建设成为密切党群关系的“黏合剂”。
作风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必须常抓不懈
作风决定成效,实干成就未来。优良的作风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是达成目标、创造业绩的基石。实干,作为优良作风的核心要素,更是成就未来的关键所在。反观当下,在一些地方和领域,不良作风如同毒瘤,严重阻碍着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我们必须摒弃“躺平”思想,杜绝“佛系”心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和价值观,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作风建设是自我革命的“磨刀石”,需要刀刃向内
作风建设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自我革命,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有的干部表面“转作风”,实则“玩变通”;有的单位制度“挂在墙上”,执行“停在纸上”,这些现象警示我们,作风建设必须“永远在路上”。年轻干部要争当作风建设的“排头兵”。一方面,要常怀“空杯心态”,主动对标先进找差距,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红脸出汗”;另一方面,要善用“科技利剑”,借助大数据、群众监督等手段,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无处遁形。更要牢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古训,从小事小节严起,从“一顿饭”“一杯酒”管起,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火墙”。
“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德。”作风建设不是一阵风,而是一辈子的事。年轻干部当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持续推进作风建设,让清风正气充盈神州大地,以优良作风护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破浪前行!(中共扶余市委组织部 马丁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