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道教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入推进道教中国化,践行“同心正道行”,是道教健康传承的必由之路。作为宫观负责人,我们既是道教教义的守护者,也是道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实践者,肩负着引导信众、服务社会、传承文化的重要使命。本文结合实践,探讨宫观负责人在这一进程中的角色与路径。
一、以“五个认同”为根基,筑牢道教中国化的思想基础
“五个认同”(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道教中国化的思想核心。宫观作为道教活动的基本单位,必须成为凝聚认同、践行认同的前沿阵地。
1. 深化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
道教自古倡导“忠孝节义”,其“护国佑民”的教义精神与爱国主义高度契合。宫观负责人应通过组织学习国家历史、感受发展成就,引导教职人员和信众深刻认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例如,在宫观内开展主题教育,结合道教“天下大同”的理想,增强信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
2. 强化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道教思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宫观负责人应深入挖掘教义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通的智慧,如“道法自然”与生态文明建设、“济世利人”与公益慈善事业的结合。通过举办文化讲座、经典研习等活动,推动道教文化创造性转化,使其成为增强文化自信、服务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
3. 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坚持党的领导是道教中国化的根本保证。宫观负责人应主动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带领信众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确保宫观工作始终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频共振。
二、以“同心正道行”为路径,担当道教与时代同行的使命
“同心正道行”要求宫观负责人在思想上与党同心、在行动上与国同行、在修行上持守正道。具体而言,需从以下三方面着力:
1. 做纯正道风的引领者
宫观负责人应以身作则,严守戒律,坚决抵制商业化、庸俗化等不良风气,维护道教的清净庄严。通过完善宫观管理制度,规范宗教活动,树立道教界的良好形象。
2. 做文化传承的弘道者
宫观是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平台。负责人应推动经典研究、讲经说法与文化传播相结合,例如开设道教文化展厅、举办传统节庆活动,让信众在信仰实践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3.做服务社会的实践者
道教倡导“齐同慈爱”,宫观应积极投身社会服务,如组织扶贫助学、环保公益等活动,将教义精神转化为利国利民的实际行动,展现道教的社会担当。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作为新时代的宫观负责人,我们当以高度的历史自觉与文化自信,将“五个认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同心正道行”为指引,带领道众与党同心同德、与国同向同行。通过夯实思想根基、纯正道风、弘扬文化、服务社会,我们必将推动道教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道教界的智慧与力量!(作者:蔡廷学 道教教职人员,某地道观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