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评论观点

精准施策构建干部“能上能下”常态长效体系

作者:郭永歧 浏览:73597 次 发布时间:2025-10-17 13:38

严格对标《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要求,以“思想铸魂、考核识人、精准调岗、选育提能、监督护航”五位一体工作思路,系统性构建干部“能上能下”常态长效机制,持续树牢“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的鲜明用人导向,为干部队伍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一、思想铸魂先行,夯实“下”的思想根基

《规定》修订实施后,第一时间将其纳入市委常委会议“第一议题”进行专题传达学习,把学习贯彻工作作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政治任务。通过专题研讨、集中培训、支部学习等多维载体,分层分类开展全覆盖学习教育,引导干部深刻领会《规定》精神实质。重点强化干部组织观念教育,帮助干部正确认识职务进退留转的制度内涵,坚决破除“官本位”思想桎梏,从思想根源上消除对“下”的抵触情绪,为机制落地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

二、精准考核识人,筑牢“辨”的科学依据

为破解干部评价“模糊化”难题,创新建立“协调联动、以事察人”立体化考核体系。整合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干部专项考察、纪检监察监督、日常谈心谈话、信访审计核查、巡视巡察反馈等多渠道信息资源,打通部门间信息壁垒,构建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的干部表现感知网络,精准勾勒干部“立体画像”。

针对关键岗位、专业化干部等重点群体,推行“蹲点+扩面”专项考察模式,聚焦“想干事的意愿、能干事的本领、干成事的实效”核心维度,常态化跟踪记录干部“一时表现”与“一贯作风”,形成动态更新的干部表现数据库。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估相结合,为干部优劣甄别、上下调整提供了精准可靠的决策支撑。

三、精准施策调整,畅通“下”的刚性渠道

将分析研判作为干部调整的“前置关口”,对照《规定》明确的15种不适宜担任现职情形,结合立体化考核结果,建立“一人一档”研判台账,逐人逐项进行资格审核、业绩比对、口碑核查,精准区分“好与差、优与劣、能与庸”。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实行差异化调整措施:对性格能力与岗位匹配度不高、但工作态度勤恳的2名干部,采取“转任职级、保留待遇”方式合理安置;对重点工作重视不足、责任意识淡薄、工作标准偏低的3名干部,坚决予以免职处理,形成“调整一个、警示一片”的震慑效应。

四、选育管并重,完善“上”的培育链条

在推进干部“能下”的同时,同步构建“选育管用”全链条培养体系。一是优化队伍结构,加大干部跨部门、跨领域交流力度,针对性解决班子年龄结构不合理、专业搭配不科学等问题。二是实施“阶梯计划”年轻干部培育工程,通过“考试选拔、考察推荐、直接纳入”三种渠道,常态化储备各层级、各领域优秀年轻干部。三是规范选任流程,对年龄偏大、事业心弱化、担当能力不足的领导干部,通过转任职级方式平稳调整,同步补充年轻骨干力量。四是健全职级晋升机制,优先向重点领域、重大任务中表现突出的干部倾斜,形成“有为者有位、有功者有奖”的良性循环。(郭永歧)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精准施策构建干部“能上能下”常态长效体系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