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评论观点

让干部考察少些“美颜”

浏览:71756 次 发布时间:2025-10-17 15:32

当一张修饰过度的照片呈现在眼前,人们常常感叹现实与“照骗”的差距。倘若干部考察也悄然用上“美颜滤镜”,将缺点遮蔽、把短板虚化,模糊了真实面容,组织就难以精准识别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用人决策的科学性也将大打折扣。

当前,在少数地方的干部考察工作存在一定“美颜”倾向。有的热衷“成绩美化”,将集体之功归功于个人名下,对工作成效夸大渲染、注水拔高;有的习惯“问题虚化”,惯以“有待加强”“仍需提高”等模糊表述一带而过。层层滤镜叠加,导致考察画像与干部“素颜”相差甚远,不仅可能误导组织用人决策,更会助长不正之风,挫伤实干者积极性,侵蚀选人用人公信力。

干部考察“美颜”现象背后,既有主观上的“好人主义”作祟,也有方法论上的路径依赖。部分参与考察谈话的同志受人情关系干扰,或秉持“多栽花、少挑刺”的思维,不愿、不敢反映真实问题;从方式上看,个别考察仍停留在按既定提纲浅谈辄止的层面,缺乏刨根问底的深度和多方印证的广度,难以穿透表象、触及本质。加之一些地方尚未完全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鲜明导向,无形中为“选择性呈现”提供了生存空间。

为干部考察“精准卸妆”,回归素颜本色关键在于破除“好人主义”。参与考察谈话的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站稳党性立场,本着对党负责、对事业负责、对同志负责的态度,跳出“人情圈”、打破“关系网”,客观公正反映情况。要摒弃“一味褒扬”,坚持用事实说话,不夸大成绩、不只讲优点,通过具体事例,鲜活、客观地呈现干部真实表现。要敢于“揭短亮丑”,不回避问题、不遮掩矛盾,直指问题要害,对干部在日常工作、关键时刻与服务群众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如实反馈,帮助组织看清人、识准人,也帮助干部认清短板、改进提升。

组织部门更需从机制层面持续发力,当好“素颜鉴定师”。要创新考察形式,变“模板化”问答为互动式交流,紧扣实事、实绩、实例刨根问底,引导谈话对象说出实情、讲出实例,避免内容空泛。要延伸考察触角,加强一线实地察访和“8小时外”生活圈探访,从项目现场、基层一线、群众中间掌握真实的履职能力、作风情况。要建立健全谈话保护机制,严明纪律要求,打消谈话对象顾虑,营造直面问题、畅所欲言的良好氛围。要强化结果运用,将考察中反映出的优点特长与缺点不足,精准体现在人选使用、培养方向与岗位安排上,切实将“考察识别”与“后续使用”紧密衔接,真正做到人岗相适、用人所长,让考察工作真正发挥“过滤器”和“校准仪”的作用。(邱爽)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让干部考察少些“美颜”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