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及其精神的深入贯彻,不仅是一场深刻的作风洗礼,更是一次凝聚党心民心、激发干事创业活力的强大引擎。它通过严明纪律、净化生态,打破了“为官不为”的迷思,证明了党的纪律与干事创业是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在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中,广大党员干部得以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服务人民、推动发展的伟大事业中。
纪律严明,干事创业有准绳。有人认为纪律束缚了手脚,这是极大的误解。党的纪律恰恰为党员、干部干净干事、大胆干事提供了行动准绳。八项规定精神划出了清晰的底线和边界,让干部知道什么能为、什么不能为。例如,规范出访活动、厉行勤俭节约等规定,让公务活动回归其本职,消除了许多模糊地带和灰色空间。这非但不是束缚,反而是对干部的一种保护,让大家在规矩范围内,可以心无旁骛、放开手脚去改革创新、推动工作,享有真正的干事自由。
减负赋能,轻装上阵增效能。八项规定及其精神贯彻,直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加重基层负担的沉疴痼疾。党中央建立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大力精简文件会议,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这些举措让广大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过度留痕和频繁的迎评迎检中解脱出来,能够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抓落实、服务群众的一线。这种“减负”实质上是为干部“赋能”,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能和群众的满意度。
正气充盈,奋发有为动力足。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发展动力。当跑官要官、迎来送往、吃拿卡要等歪风邪气得到有效遏制,实干实绩就成为评价干部的主要标准。这激发了党员干部“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同时,优化了的便民服务体系、“少跑快办”的政务服务,也让干部在服务群众中收获了成就感。在这种正向激励下,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空前高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了不竭动力。(中共扶余市委组织部 张岩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