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区坚持“三减三增四赋权”,持续为社区减负增效,探索桂溪社区“合家欢”路径,以拓展共享空间、健全共享机制、集成共享服务,着力解决拆迁安置小区居民融合难、向心力不足、物居业矛盾频发等问题,让社区充满“人情味、烟火气、幸福感”。
拓展共享空间,用“人情味”让居民“愿意来”。积极争取市区部门支持、协调国有资产,扩容提升社区阵地空间和服务功能,社区功能室“一室多用”、工作人员集中办公,满足“一站式”服务和各类自治组织、党员群众活动开展需要,实现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功能最大化。对社区阵地进行空间折叠式打造,变行政化、隔离式办事柜台为开放式、互动式的零距离服务平台,将阵地办公区域改造为沙发卡座、书吧、聊天室等居民休闲区,提供免费茶水服务和儿童玩耍区域,拓展延伸服务功能至室外广场,实现交流零距离、等候舒适化,让社区服务更加人性化、亲民化。
健全共享机制,用“烟火气”让居民“喜欢来”。立足一个小区就是一个社区的实际,探索建立社区物业服务中心,推行社区、物业公司、小区自治组织“家委会”合署接待、合署办公、合署议事、合署解决,协商解决充电桩安装、违规搭建等问题21件,化解环境卫生、装修噪音等纠纷35起,实现社区、物业、自治服务良性互动。引进6家社区“合伙人”入驻共享空间,通过合作经营、场地入股等方式,集成提供10元快剪、教育培训、平价午餐等7项服务,同时将“合伙人”10%的收入注入社区公司,社区收入再反哺空间服务,形成“低偿+公益+市场”的运营模式,持续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建立“桂元”积分兑换机制,一人一册建立积分手册,居民通过参与社区事务、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等获取“桂元”,用于兑换实物或服务,充分引导激励居民积极参与。截至目前,积攒“桂元”657个,兑换生活用品63种,兑换理发、磨刀、理疗等服务58人次。
集成共享服务,用“幸福感”让居民“经常来”。整合残联、工会、就业服务中心等资源,引入康复理疗、“仙源小哥”新业态新就业、“一刻钟”就业服务等项目,下沉政务事项24项到社区。动态收集梳理居民需求,形成“微心愿”清单,链接“南小卫”医疗资源、辖区商家等,增设共享工具箱、微波炉、健康监测、按摩等公益设备,定期举办“桂邻益站”便民活动,为1200余名居民提供义诊针灸、家电维修、磨刀缝补等小微服务,汇聚多元力量回应居民需求。聚焦“一老一小”群体,与辖区单位、学校、企业合作,项目化开展“粽情端午”“悦享中秋”“艺彩重阳”等“合家欢”系列活动6次,培育坝坝舞、老年健身队等兴趣自治组织6个,常态化开展手工制作、健身舞蹈、亲子阅读、儿童涂鸦等文化体验活动,让社区更具活力、更具温度。(肖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