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江西赣州讯(林望)在第64个世界气象日来临之际,3月22日,赣州市气象局和信丰县气象局气象专家走进信丰县第一小学,与全校师生共同开启了一场精彩生动的“气象之旅”。
“同学们,你们知道气象灾害有哪些吗?”“暴雨是怎样形成的?”“实现人工增雨必须满足哪三个条件?”针对气象科普宣讲员提出的问题,同学们积极踊跃回答。在学校操场上,气象科普宣讲员带领师生们参观了气象科普知识宣传展板,了解常见气象灾害及出现灾害时的自救、互救方法和防御技巧,发放科普宣传资料;在校园搭建临时气象观测站,气象专家耐心地讲解了温湿度传感器、风向风速传感器、翻斗雨量传感器等气象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相关气象常识,一一为孩子们答疑解惑,将深奥的气象科学变成了看得见、学得会、用得着的气象知识。
随后,气象科普宣讲员在学校多媒体教室给同学们带来了一节精彩生动的科普课堂。气象科普宣讲员围绕信丰县当地气象特点、气象灾害与防御措施、气象对人们生活动影响等主题,配合大量资料图片,以图文并茂的PPT形式和视频对学生进行了精彩讲解。深奥的气象科学通过有趣的图片、生动的话语、直观的动画变成了听得懂、看得见、学得会的气象知识。虽然讲座只有短短的一个小时,却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爱气象、关注气象的热情。宣讲现场还发放了《中小学气象灾害防御漫画》等科普宣传资料。“我特别喜欢今天的这一堂课,让我们知道了气象风雨变幻的神奇,明白了天气预报的制作,同时也了解了气象灾害的很多知识,在出现雷电、暴雨、大风等气象灾害时,能够更加科学的应对。”黄敬渊同学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感想。
讲座结束后,气象局工作人员带领学生们走进信丰县气象局,介绍人工增雨的作业流程、火箭弹发射高度等知识,耐心细致地为同学们解答疑惑。在观测场内,学生们零距离接触了百叶箱、雨量传感器、风向风速、地温传感器等气象仪器设备,了解其工作原理与作用,生动地将气象一线变成科普小课堂。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感受到气象科技带来的无穷乐趣和魅力。
“今天气象局的老师们,为我们科普了气象知识,通过实地观看、了解气象仪器,让我明白了气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刘希骏说道。
通过气象科普进校园活动,以“走出去,引进来”的形式,拓展学生们的气象知识,激发了他们对气象科学的兴趣,而且在他们的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让学生走进气象、了解气象,进一步提升师生对气象防灾减灾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供稿:江西省信丰县第一小学
责编:王俞航
审核:陈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