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个政党要走在时代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指导;一个领导干部要做好工作,一刻也离不开理论学习。”理论修养是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政治上清醒坚定源于理论上扎实深厚。身处新时代,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既是党的政策落地“最后一米”的执行者,更是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先锋”,必须将理论学习作为政治任务,以学铸魂、以学增智,在深学细悟中练就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求的过硬本领。
筑牢思想根基,以端正态度引领学习自觉。学风正则党风清,学风实则事业兴。学风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基层党员干部要摒弃“学用脱节”“浅尝辄止”等不良倾向,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通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将理论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同时,善用“学习强国”平台、干部网络学院等线上资源,打破时空限制,实现“指尖充电”。需始终牢记:只有将理论学习内化为政治自觉,才能在实践中做到方向明、思路清、底气足。
营造浓厚氛围,以优良环境促进学深悟透。“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基层党组织要扛起教育管理责任,为党员干部打造“学有方向、学有资源、学有成效”的优质环境。一方面,要杜绝“重业务轻理论”“学而不思”等消极现象,通过制定学习计划、建立督导机制,推动理论学习从“软任务”变为“硬约束”;另一方面,要树立“典型引路”的正面导向,组织优秀党员分享学习经验,开展“理论+实践”案例研讨,引导干部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在研讨中深化认知。尤其要注重系统性学习,避免“碎片化”“快餐式”学习,通过举办读书班、专题辅导等方式,帮助党员干部构建完整理论体系,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能力。
完善制度保障,以有效机制激发内生动力。理论学习贵在持之以恒,成于科学激励。针对基层工作繁重、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基层党组织需建立“学用结合、奖优促后”的长效机制。一是将理论学习纳入干部考核,定期开展知识测试、撰写调研报告,并将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二是搭建实践平台,鼓励党员干部结合岗位实际,在主流媒体发表理论文章、参与征文比赛,对优秀成果给予表彰奖励;三是强化帮扶引导,对学习滞后的干部及时开展谈心谈话,分析症结、制定计划,推动“后进赶先进”。通过正向激励与反向倒逼相结合,让“我要学”成为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
理论之树常青,实践之路常新。基层党员干部唯有将理论学习作为终身课题,在学思践悟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方能真正成为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排头兵”和“实干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基层力量。(李国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