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甘肃讯(臧秀娟 通讯员 王焕文)“江河里有暗流拉、水草缠、淤泥陷,同学们还知道哪些野泳的危害?”5月9日,徽县公安局永宁派出所所长雍小军通过问答互动的方式,正在为明德小学五年级同学教授夏季安全(防溺水)防范知识。
粟积于丰年,乃可济饥;工务于平时,乃可济用。今年以来,徽县公安局坚持“主动、预防、系统”警务理念,发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作用,不断提升发现预防的前瞻性、强化巡逻防范的主动性、增强系统治理的有效性,不断提升水域防护工作质效,全力守护少年儿童安全快乐成长。
守好学生第一关
“不能随意与同学结伴出游,经家长同意的,必须向家人讲清楚和谁去、去哪里、干什么、何时归?”“有些‘安全提示’牌是前人用生命换来的,同学们绝对不能以身试险,必须遵守要求和提示!”
寓教于乐、化教于心。改变注入式宣教,携手校方将安全防范融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自主学习、主动预防的良好习惯。近年来,徽县公安局将保护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长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常态化推进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整治,不断加强与班主任、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运用多种方法手段保护未成年人,帮助学生快乐成长,解决生活中遇到各种问题或困难。
截止4月底,永宁派出所开展“开学第一课”、禁种铲毒、预防电诈等宣传活动26次,协助学校处理矛盾纠纷、逃学等问题6件。
加强水域巡查第二关
“远离危险水域,请尽快上岸!”民警通过无人机喊话,劝离野游群众。
“大家过来快看!”离岸边不到1米的河中,民警竹竿插入水测量,水深约2米。民警现场实操警示游客,肉眼根本无法判断水位,切勿冒然下水。
加强重点区域视频监控巡查,并通过无人机进行广域巡查,发现隐患及时喊话,引导群众规避险情、安全游玩。周末和节假日,进一步加强“空+地”立体化巡防力度,通过小喇叭、面对面方式,规劝游客远离危险,看护好孩童。
永宁派出所制定了江河湖泊巡查监管制度,压紧压实重要区域的安全监管责任,严防非法渔猎违法行为或野泳危险行为。同时,定期检测绳索、竹竿等应急救援设备,全面排查临水临崖安全隐患,及时设立提示牌。
做实全民防范第三关
在“一标N实”信息采集维护中,民警将夏季防溺水宣传推进千家万户,着重对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进行宣教,叮囑要严格遵守校园规定,按时上、下学,准时回家,不能随意结伴外出游玩。
5月7日,民警在工作接群众反映,某村留守儿童不听爷爷管教,在家玩手机、出门野游不按时回家。民警立即联系了学校,和老师一起对该学生及其玩伴进行了法治教育和心理辅导,帮其戒断“网瘾”;后又联系了外地务工的家长,建议多关心照顾孩子。全面掌握孩子思想、行为动态。
永宁镇青山村委会书记王建平、郭坪村委会书记唐峰表示,将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夏季防溺水工作,通过广播、家访、村委会活动,常态化开展防溺水宣传工作,引导广大村民“不野游、会自救、慎救援”。特别是留守儿童或单亲家庭,将加强与学校、公安机关信息共享和沟通,共同守护青少年儿童平安健康成长。
供图:徽县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