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青岛讯(吕勇进 通讯员 冯茜羿)近日,山东科技大学智能装备学院薪火探忆实践队走进青岛市城阳区革命烈士陵园,开展了为期三天的红色实践活动。实践队通过实地调研、史料挖掘、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及数字化宣传创作等多种形式,深入探寻英烈事迹,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实践期间,队员们怀着崇敬之心开启了实地调研与史料挖掘工作。他们先后瞻仰烈士英名墙、“献身和平”纪念雕塑及145位烈士墓碑,仔细记录烈士姓名、籍贯、牺牲时间与事迹。为获取更鲜活的历史资料,队员们采访了陵园工作人员,听其讲述陵园建设历程、日常管理及烈士纪念活动细节;联系烈士后代,倾听先辈生活点滴与革命理想;走访当地老党员,了解城阳地区革命历史背景与群众斗争故事。同时,队员们查阅了烈士入伍登记表、立功证明、家书等珍贵档案,进一步丰富了对英烈事迹的认知,一份饱含对家人思念与革命信念的烈士家书,更成为感人至深的红色素材。
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我为烈士献束花”线上线下联动活动备受关注。线上,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起倡议,介绍烈士事迹,引导网友在中华英烈网为烈士献花,吸引大量网友参与;线下,在陵园入口设置献花点,众多市民携家人孩子自发前来敬献鲜花,寄托哀思。
“红色故事分享会”同样精彩纷呈。实践队员讲述了徐玉珠烈士在丹山战斗中英勇救死扶伤、壮烈牺牲,以及曲华从学徒成长为杰出地下工作者、为革命事业献身等感人故事。分享会吸引众多参观者参与,大家纷纷表示要传承革命精神,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此外,实践队还同步开展数字化宣传创作。基于调研和活动素材,制作了3期“城阳英烈”系列短视频,分别介绍城阳革命历史与陵园概况、聚焦典型烈士事迹、展示实践活动与公众参与场景。短视频在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发布后广受关注,不少学校和单位希望将其用于教育活动,让红色精神通过新媒体平台进一步传播。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队员们深刻感悟到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更通过多元形式让更多人了解英烈事迹,激发了全社会的爱国热情。薪火探忆实践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英烈的缅怀与致敬,让红色基因在代代相传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