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历史的指针拨向202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壮阔史诗已书写八十载春秋。那十四年浴血奋战的烽火虽已远去,但伟大抗战精神如不朽丰碑,始终矗立在民族记忆的深处,闪耀着穿越时空的光芒。它并非尘封的往事,而是融入血脉的基因,持续叩击着当代人的心灵,让我们从历史中汲取着不断前行的磅礴力量。
史册载峥嵘:有形之迹唤醒民族记忆。翻开泛黄的历史书页,十四载浴血奋战的壮烈画卷徐徐展开;凝视斑驳的抗战影像,坚不可摧的抗争信念仿佛穿透时空;步入以英烈之名镌刻的城邑街巷,驻足于肃穆的遗址、纪念馆与陵园,每一处地名、每一块碑刻、每一件文物,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气壮山河的往事。这些有形之迹,是民族记忆最坚实的载体。它们并非冰冷的陈设,而是历史的脉搏,引导我们回首那民族存亡的危亡时刻,重温那英雄部队的赫赫战功与无数先烈的铁骨铮铮。走近它们,便是触摸历史的温度,让那段血与火淬炼的岁月,在心灵深处激起强烈的回响,唤醒中国人民那段共同的民族记忆。
薪火传精魄:无声之文激荡家国情怀。穿越烽火的家书,字字泣血,道尽“纸短情长”背后肝肠寸断的诀别与矢志不渝的忠贞;英雄的绝笔诗词,句句铿锵,喷薄着宁死不屈的浩然正气与光复山河的必胜信念;寻常战士的日记,页页浸染,记录着烽火硝烟中的朴素坚守与深沉大爱。这些无声之文,是伟大抗战精神最纯粹、最深刻的凝练。它们超越了时空,让我们得以窥见那时抗战英雄们最柔软的牵挂与最坚硬的脊梁,读懂那份在生死抉择面前将家国命运置于首位的赤诚。正是这融入血脉的家国情怀,这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这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构成了我们民族精神图谱中最耀眼的坐标,其精魄如不灭薪火,持续激荡着后来者的心灵。
征程续华章:永恒之光烛照复兴之路。八十年光阴流转,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伟大抗战精神如永恒之光,历经岁月洗礼而历久弥新。它绝非尘封于史册的过往荣光,而是融入民族血脉、激励一代代中华儿女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在和平年代,它化为我们面对困难挑战时攻坚克难的勇气;在改革深水区,它赋予我们突破藩篱、锐意创新的魄力;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它更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磅礴伟力。重温历史,缅怀英烈,不仅是为了铭记苦难与牺牲,更是为了汲取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让这用鲜血和生命熔铸的精神火炬,成为照亮我们前行道路的指路明灯,鼓舞我们在新时代的“新长征”中,传承那份热血赤诚与铁骨铮铮,将先辈们为之奋斗牺牲的夙愿,化为民族复兴的壮丽华章。征程未有穷期,抗战精神永续,这便是伟大抗战精神在心底激荡的、最深沉也最澎湃的时代回响。(龙虎山景区党委组织部 吴德康)